元至正十二年,濠州。
连日的暴雨冲垮了城墙根的土坡,泥泞的街道上,一群饥民围着赈灾的粥棚争抢,哭喊声、咒骂声混杂着雨水的腥气,弥漫在这座被起义军占据的城池上空。朱元璋裹着件打满补丁的粗布短褂,手里攥着半块发霉的麦饼,蹲在街角的破庙里,眼神死死盯着不远处的州衙——那里,郭子兴的亲兵正押着几个“奸细”走过,钢刀上的血珠滴在泥水里,瞬间被冲淡。
“朱重八!还愣着干什么?郭元帅叫你去议事!”一个粗哑的声音响起,是汤和,他穿着一身缴获的元军铠甲,比半年前壮实了不少。
朱元璋赶紧站起来,拍了拍身上的泥,把麦饼塞进怀里,“知道了,这就去。”他跟着汤和往州衙走,心里却在琢磨着昨晚的怪事——他在城外的乱葬岗捡到了一块巴掌大的金属片,泛着暗紫色的光,摸上去冰凉刺骨,上面刻着些歪歪扭扭的符号,既不是汉字,也不是蒙古文。
州衙的议事厅里,烟雾缭绕,郭子兴坐在正位上,脸色阴沉,旁边坐着他的儿子郭天叙和妻弟张天佑。“重八来了?坐。”郭子兴指了指角落里的凳子,“刚接到探报,元军大将贾鲁率五万大军来攻濠州,号称十万,你们说,怎么办?”
张天佑立刻跳起来,“还能怎么办?跟他们拼了!我们有两万弟兄,未必怕他们!”
郭天叙却皱着眉,“元军势大,硬拼恐怕不行,不如坚守不出,等他们粮草耗尽再出击。”
朱元璋没说话,只是摩挲着怀里的金属片。不知怎的,金属片突然发烫,像是有什么东西在里面蠕动。他下意识地按住,抬头看向郭子兴,“元帅,元军远道而来,粮草补给肯定困难,我们可以派一支精兵从小路绕到他们后方,烧掉粮草,再前后夹击,定能取胜。”
郭子兴眼睛一亮,“好主意!重八,这事就交给你了,你带三千弟兄,今晚就出发。”
“是!”朱元璋抱拳应道,心里却有些不安——他从未带过这么多兵,更别说偷袭元军粮草营了。但他知道,这是他在郭子兴面前表现的机会,不能错过。
回到自己的住处,朱元璋把金属片拿出来放在桌上,借着油灯的光仔细看。金属片上的符号突然开始闪烁,一道微弱的紫光从里面射出来,在墙上投射出一串奇怪的图案,像是山川河流,又像是军队的阵型。他突然想起小时候听村里老人说的“天书”,难道这就是天书?
就在这时,门外传来一阵敲门声,“重八哥,是我,徐达。”
朱元璋赶紧把金属片藏起来,“进来。”
徐达推门进来,手里拿着一把磨得发亮的钢刀,“重八哥,听说你要带弟兄们去偷袭元军粮草营?我跟你一起去!”
朱元璋笑了笑,“好兄弟,有你在,我心里踏实多了。”他拍了拍徐达的肩膀,“你先去召集弟兄们,我再准备一下,今晚三更准时出发。”
徐达走后,朱元璋又拿出金属片。这次,金属片不再闪烁,只是静静地躺在桌上,泛着淡淡的紫光。他想起白天在议事厅里的感觉,金属片发烫的时候,他脑子里突然冒出了偷袭粮草营的主意,难道这金属片能给人提示?他越想越觉得奇怪,决定等这次回来再好好研究。
第二章 偷袭粮草营的异变
三更时分,朱元璋带着三千精兵,借着夜色的掩护,悄悄出了濠州城。一路上,他按照金属片投射出的图案指引方向,避开了元军的巡逻队,没用两个时辰,就到了元军粮草营附近。
粮草营外,只有几百个元军守卫,篝火旁,几个士兵正围着酒坛喝酒,毫无防备。朱元璋做了个噤声的手势,示意弟兄们散开,从四面八方摸过去。
“动手!”朱元璋低喝一声,率先冲了出去,手里的钢刀一挥,就砍倒了一个守卫。
弟兄们见状,也纷纷冲了上去。元军守卫毫无准备,瞬间乱作一团,哭喊声、惨叫声此起彼伏。徐达带着一队人直奔粮草堆,点燃了随身携带的火把,扔了过去。
“轰!”粮草堆瞬间燃起熊熊大火,浓烟滚滚,照亮了夜空。
就在这时,朱元璋怀里的金属片突然剧烈发烫,他忍不住叫了一声,下意识地把金属片扔在地上。金属片落地的瞬间,发出一阵强烈的紫光,一道巨大的时空裂缝突然出现在粮草营中央,里面传来一阵呼啸的风声,还有一些奇怪的声音,像是某种生物的嘶吼。
“那是什么?”徐达惊呼道,手里的钢刀都差点掉在地上。
朱元璋也愣住了,他从未见过如此诡异的景象。元军士兵更是吓得魂飞魄散,纷纷四散奔逃。
突然,一个高大的身影从时空裂缝里走了出来,皮肤是淡紫色的,没有眉毛和睫毛,眼睛像两个发光的玻璃球,和皇太极遇到的观察者一模一样。“终于找到你了,地球人。”观察者开口了,声音冰冷而机械。
朱元璋握紧了手里的钢刀,“你是什么东西?”
“我是‘观察者’,来自α星系。”观察者说,“你手里的金属片,是我飞船的能量碎片,三百年前掉落在地球上,没想到被你捡到了。我的飞船在穿越时空时出现了故障,需要三块能量碎片才能修复,现在只找到了一块,另外两块分别在1356年的集庆路和1367年的平江府。我需要你帮我找回这两块碎片,否则飞船的能量会失控,可能会毁掉整个濠州。”
1356年,集庆路——那是他计划中要攻占的城池;1367年,平江府——那是张士诚的老巢。朱元璋的心里一阵犹豫,他不知道该不该相信这个来自外星的观察者,但眼前的时空裂缝和金属片的诡异,让他无法忽视。
“我为什么要帮你?”朱元璋问道,“如果我拒绝,会怎么样?”
“如果你拒绝,飞船的能量会在三天后失控,到时候,整个濠州都会被时空乱流吞噬,你的弟兄们也会因此丧命。”观察者的声音依旧冰冷,“你不是想推翻元朝,建立自己的王朝吗?如果濠州没了,你的梦想也就无法实现了。”
朱元璋的心猛地一揪。他不能让弟兄们有事,更不能让自己的梦想落空。“我帮你,但我有条件。找回碎片后,你要帮我推翻元朝,建立自己的王朝。”
观察者沉默了一会儿,“我不能直接干预你们的历史进程,但我可以给你提供一些‘信息’,帮你看清历史的走向。1356年,你攻占集庆路后,可以改名为应天府,以此为基地,发展势力。1367年,你消灭张士诚后,就可以挥师北伐,攻克大都,推翻元朝。”
朱元璋点点头,他知道观察者说的是实话。“好,我答应你。我什么时候出发?”
“现在。”观察者说,“我会用飞船的能量把你送到1356年的集庆路,你只有两个小时的时间找回碎片,超时会被时空乱流吞噬。这是屏蔽器,能隐藏你的时空波动,避免被过去的人察觉。还有,这是你1356年的身份凭证。”
观察者的手里出现了一个巴掌大的金属盒子和一张纸条。朱元璋接过盒子和纸条,纸条上写着“红巾军左副元帅朱元璋”,是他1356年的官职。
“记住,不要改变历史,只能拿回碎片,否则会造成时间悖论,后果不堪设想。”观察者叮嘱道。
朱元璋点点头,把盒子和纸条放进怀里,“我知道了。”
“准备好了吗?”观察者问。
朱元璋深吸一口气,“准备好了。”
观察者伸出手,掌心发出一道紫色的光束,包裹住了朱元璋的身体。他只觉得一阵天旋地转,像是掉进了无底的漩涡,耳边全是呼啸的风声,还有那些遥远的声音——有父母饿死时的哭泣声,有弟兄们战死的呐喊声,还有元军的马蹄声。
第三章 集庆路的机遇与危机
等朱元璋睁开眼睛时,正站在集庆路的城门口。城门上挂着“集庆路”三个大字,城门口的元军士兵正懒洋洋地检查着进出的行人,脸上满是傲慢。
1356年,他率军攻占集庆路,改名为应天府,这是他人生的重要转折点。他真的回来了。
朱元璋摸了摸怀里的屏蔽器,指示灯是绿色的,还好没被发现。他看了看手里的纸条,确认了自己的身份后,朝着城里走去。按照观察者的指引,碎片藏在集庆路的知府衙门里,在知府的书房里。
走进城里,街道两旁的店铺大多关着门,偶尔有几个行人经过,也都是行色匆匆,脸上满是恐惧。朱元璋知道,集庆路刚刚被元军收复不久,百姓们还心有余悸。
来到知府衙门口,朱元璋看到几个元军士兵正站在门口守卫。他深吸一口气,朝着士兵走过去,“几位兄弟,我是红巾军左副元帅朱元璋,奉郭元帅之命,前来与知府大人商议要事。”
士兵们上下打量了他一番,见他穿着红巾军的衣服,又有身份证明,便没有怀疑,“你等着,我去通报。”
过了一会儿,士兵回来告诉他,知府大人正在书房等候。
朱元璋跟着士兵走进知府衙门,来到书房。书房里布置得很豪华,书架上摆满了书籍,墙上挂着一幅山水画。知府大人是个五十多岁的胖子,正坐在椅子上喝茶,看到朱元璋进来,脸上露出了谄媚的笑容,“朱元帅大驾光临,有失远迎,恕罪恕罪。”
朱元璋没有理会他的客套,“知府大人,我这次来,是想向你借一样东西。”
“借东西?朱元帅尽管开口,只要是我有的,一定双手奉上。”知府大人说道。
“我要你书房里的一块金属片,泛着暗紫色的光,上面刻着奇怪的符号。”朱元璋开门见山地说。
知府大人的脸色一下子变了,“朱元帅,你怎么知道我有那块金属片?那是我去年在城外的古墓里捡到的,我还以为是块普通的石头,没当回事。”
“少废话,快拿出来!”朱元璋沉声道,手不自觉地按在了腰间的钢刀上。
知府大人不敢怠慢,赶紧从书架后面拿出一个木盒,打开一看,里面正是那块淡紫色的能量碎片。
朱元璋一把夺过木盒,把碎片放进怀里,“多谢知府大人。我还有事,先走了。”说完,转身就要走。
“朱元帅留步!”知府大人突然喊道,“那块金属片是不祥之物,我捡到它之后,家里就接连出事,你还是把它还给我吧。”
朱元璋冷笑一声,“不祥之物?我看是你不识货。”说完,头也不回地走出了书房。
走到知府衙门口,朱元璋看到徐达带着一队红巾军士兵正在门口等着他,“重八哥,得手了吗?”
“得手了。”朱元璋点点头,“我们快走吧,这里不宜久留。”
就在他们准备离开的时候,远处传来了马蹄声,一支元军骑兵朝着知府衙门奔来,为首的将领大声喊道:“抓住朱元璋!别让他跑了!”
朱元璋心里一慌,赶紧说:“徐达,你带着弟兄们挡住他们,我先走!”
徐达点点头,“重八哥,你小心!”
朱元璋转身就跑,怀里的碎片突然发烫,屏蔽器的指示灯开始闪烁,红色的,还有十分钟就要超时了。他赶紧闭上眼睛,脑子里想着1367年的平江府,手里的碎片发出强烈的紫光,包裹住了他的身体。一阵天旋地转后,他消失在了原地,只留下徐达和红巾军士兵与元军骑兵厮杀的身影。
第四章 平江府的决战与碎片
1367年,平江府。
朱元璋睁开眼睛时,正躲在平江府的城墙根下。城墙上面,张士诚的士兵正严密地守卫着,箭楼里的弓箭手随时准备射击。他摸了摸怀里的碎片,两块碎片都在,还带着余温。屏蔽器的指示灯是绿色的,还有一个小时的时间。他看了看手里的身份凭证,上面写着“吴国公朱元璋”,这是他1367年的封号。
他整理了一下身上的衣服,装作张士诚的士兵,朝着城墙上面爬去。按照观察者的指引,第三块碎片藏在平江府的皇宫里,在张士诚的龙椅下面。
爬到城墙上面,朱元璋混在张士诚的士兵中间,朝着皇宫的方向走去。一路上,他看到张士诚的士兵个个面黄肌瘦,士气低落,心里一阵高兴——看来张士诚已经撑不了多久了。
来到皇宫门口,朱元璋看到几个亲信侍卫站在门口守卫。他深吸一口气,朝着侍卫走过去,“几位兄弟,我是新来的侍卫,奉命前来换班。”
侍卫们上下打量了他一番,见他穿着侍卫的衣服,又有身份证明,便没有怀疑,“进去吧,里面小心点,主公最近心情不好。”
朱元璋点点头,走进了皇宫。皇宫里一片萧条,到处都是散落的杂物,龙椅放在大殿的中央,上面落满了灰尘。他走到龙椅下面,摸索着地面,很快就摸到了一个暗格。暗格里放着一个金属盒子,打开一看,里面正是第三块能量碎片。
就在他把碎片放进怀里的时候,外面传来了脚步声,“谁在里面?”
朱元璋心里一慌,赶紧关上暗格,转身一看,是张士诚。“主公,我是新来的侍卫,正在打扫卫生。”
张士诚皱着眉,“新来的侍卫?我怎么没见过你?”他的目光落在了朱元璋怀里的盒子上,“你怀里拿的是什么?”
“没什么,是一些打扫卫生的工具。”朱元璋赶紧把盒子藏起来。
张士诚显然不信,“拿出来看看!”
朱元璋知道,不能再隐瞒了。他突然拔出腰间的钢刀,朝着张士诚冲了过去,“张士诚,你的死期到了!”
张士诚吓得赶紧后退,“来人啊!有刺客!”
殿外的侍卫听到喊声,纷纷冲了进来。朱元璋知道,自己寡不敌众,必须尽快离开这里。他看了看怀里的屏蔽器,指示灯已经开始闪烁,红色的,还有五分钟就要超时了。
他突然发力,砍倒了两个侍卫,朝着殿外跑去。张士诚的士兵在后面紧追不舍,箭雨纷纷朝着他射来。他凭着自己的武艺,左躲右闪,冲出了皇宫,朝着城外跑去。
怀里的碎片突然发出强烈的紫光,包裹住了他的身体。他赶紧闭上眼睛,脑子里想着1367年的应天府,手里的碎片发出一阵强烈的光芒,一阵天旋地转后,他消失在了原地,只留下张士诚和他的士兵们惊恐的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