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救命啊!好汉饶命好汉饶命!我没有银子!背上的只不过是一些糙米,你若想要我分你一半……不,你都拿去都成……”
身后的布袋被扯住,楚宁脑中快速思索脱身之法。
虽然今天买的东西都在身后的袋子里,可是与小命相比,那些只能算是身外之物了。
为今之计,只能拖延时间,偷偷将胸口的山藤给解开,再想办法逃脱。
“大侠啊!我就是一个穷得叮当响的山野农户,全身上下翻不出来一个铜板啊,身上的钱今天都花完了……对了,我袋子里还有肉包子,烧饼,大侠若是肚子饿了,可以先吃口垫垫……”
楚宁一边大声说话,转移身后那人的注意力,一边解身上的藤蔓。
在藤蔓终于解开的时候,二十多斤的布袋突然落到身后那人的手中,楚宁则继续拔腿狂奔。
“楚宁!想直接摔死的话,你就继续往前跑。”
身后传来男子的冷笑声,那声音裹挟着嘲讽,像冰锥穿透晨光。
猛的听到自己的名字,楚宁脚步一顿,正好踩到一个圆滚滚的石头,脚底跟着圆石滚了两下,身子朝前栽去。
“啊!救命啊!”
这时楚宁才发现,她前头正是一个朝下的陡坡!
她居然慌不择路,跑错了方向!
眼看着就要头朝下,朝陡坡下滚下去。
腰上却被一根藤蔓缠住,身后追她的那人竟然将她拦住了。
“稳住身形,自己慢慢上来。”
刚刚那清冽的声音再次响起,那是一种青年与少年音相互重叠的声线。
楚宁突然知道身后那人是谁了!
“谢不归?是你吗?”
确定是自家人,楚宁狠狠松了一口气,极度紧张之后的放松,让她的声音哽咽了一下。
谢不归微不可察的皱了皱眉,见楚宁已经爬了上来,他将布袋子背到自己的肩上。
一声不吭的抬步转身朝山林的另一个方向走去。
楚宁赶紧跟上,天色越来越暗,她走错了方向,对这个吐云山也不熟悉,现在也只能紧紧跟着谢不归了。
谢不归明明才十七岁,竟然比现在的楚宁还高了不少。
少年双腿颀长,快步穿梭在林间,楚宁有些跟不上。
“谢不归!明明是来接我回家的,为何走那么快,我跟不上!”
少年脚步微顿,依旧没有开口,步子却是缓了一些。
“谢不归,你们吃晚饭了吗?我这袋子里面可是有肉包子哦,你想不想吃?”
楚宁小跑了几步,终于追上谢不归,与他并肩而行。
谢不归背着米面袋子,依旧一声不吭,却是侧头烦躁且嫌弃的暼了楚宁一眼。
可是晚上林间太暗,他就是将白眼翻上天,楚宁也看不到。
“我买了一些种子,打算再在院子里开辟块新的地方,将他们种上……”
为了缓解尴尬,楚宁一个劲的在找话题。
可是谢不归却是不搭理她,说到最后,她口干舌燥,也就失去了说话的兴趣。
只想着赶紧到家,咕隆咕隆喝瓢水。
谢不归订正上山路线后,二人一前一后走在静谧的山间小道上,各怀心思。
谢不归:这个布袋初背不重,渐渐的一边爬山一边背着也是有些重了。
这女人虽然长的五大三粗的,可是却不矫情,谢大山说她一个人今天去了县城,她这是从县城那么远一路背回来的?
楚宁心里则是在盘算另一件事,既然她打算种些东西,浇水却是个麻烦事。
天天跑那么远挑水也是个体力活,她得好好琢磨琢磨,有什么办法将泉水引流到谢家来。
半个时辰后,他们终于回到了山腰上的谢家小院。
还好在山脚下,楚宁就啃了两个肉包子,喝了点水。
要不然,她现在肯定饿的像条死狗一样。
二人刚踏进院子,一道小小的身影就将楚宁抱了个满怀。
“嫂子,你终于回来了,玉娘等了你一整天呢!”
谢玉娘今天和李氏两个在家,家里安静的只听的到树上的鸟叫声,她觉得好无趣,还是嫂子在家陪她比较热闹。
“哼!你这是知道嫂子给你带了好吃的吗?”楚宁亲昵的刮了一下谢玉娘的小鼻子。
谢不归侧目看了你浓我浓的二人一眼,径直走到堂屋,将米面袋子放到桌子上。
谢大山已经重新点了油灯,堂屋里再次明亮起来。
“来,玉娘,我给你们分大肉包子!一人一个,今天都必须吃完,要不然明早估计就馊了。”
虽然这个时代的农户吃些微微发馊的食物也很正常。
但是楚宁却接受不了。
谢玉娘听说有大肉包子吃,高兴的像只有鱼吃的小猫咪。
今日嫂子不在家,早饭她只喝了一碗米粥,午饭依旧几颗枣子,晚上吃的是南瓜汤和糙米饭。
没有嫂子做的好吃,所以她吃的不多,也没有吃饱。
楚宁将布袋打开,取出里面的五个肉包子,还有五张烧饼。
烧饼可以明早热热再吃,肉包子却是留不住。
李氏和谢大山很久没有吃到过肉包子了,虽然觉得楚宁花钱大手大脚,可是却也是馋的不行。
谢不归神情漠然的直接回了房,桌上分给他的包子却是没有带进去。
楚宁对着谢玉娘努了努嘴,让她给她大哥送进去。
十七岁的少年是有叛逆期的,他说不吃肯定是想吃的……
谢大山三两口就吃完了一个大肉包子,又乐呵呵的凑到楚宁面前问:
“宁宁啊!今天去县里,那三只山鸡你卖了多少钱?”
楚宁边吃包子边回道:“卖了三百六十文,爹,之前我已经给了你三百文了,这剩下的六十文我买了一些米面回来。”
谢大山一听,更乐了。
除开坐船的费用,这一下子就多了近一百文,看来宁宁说的没错,县里的价格的确更合适一些。
“阿宁,这里面又是什么啊?鼓鼓囊囊的一大包!”
李氏也拄着双拐挪了过来,她对楚宁的印象又改观了一些。
虽然花钱大手大脚了一点,但是家里人人有份,并不像传言那样好吃懒做,爱吃独食的。
而且她买回来的东西都是一家人的口粮,一个姑娘家这么远一个人跑去县城,就是为了多挣点钱,真不容易。
李氏心中的天秤慢慢倾斜了一点,只是她自己还没有注意到。
“这个啊!这是我买回来的一些布头。娘,我打开给你看看,里头还有几块大一点的,你看看你有没有什么想做的。
嗯,我打算做些布口袋装东西,还有这些纱布的布头是打算缝在笠帽上,地里干活遮阳的。”
李氏越听,眸子越亮。
眼前这个女子,虽然不是她心中的儿媳妇,可是这些蕙质兰心的想法,绝对不是传言中那个楚家恶女能做出来的。
难不成那些是村里人的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