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评酱
好看的文学小说书评分享

第2章

李淑芬听着儿子的宏图大计,眉头却越皱越紧,她是个务实的人,习惯先把困难想在前面。

沉吟着说道:“前进,定价高确实是个问题,会把不少村里人挡在外面。

可要是把价钱降得太低,咱们忙活半天,刨去成本就没多少赚头了,那还不如继续卖白灰呢,好歹稳当。”

她顿了顿,看向小女儿,“难道真像你妹妹说的那样,咱们弄点蚕豆焖饭之类的搭着卖?”

马前进见母亲思路转过弯来了,高兴地打了个响指。。

“对咯!妈,您说到点子上了!”他身体前倾,语气热切,“咱们就弄这个,您想啊,咱们家的蚕豆焖饭,用的是新摘的蚕豆、自家的腊肉,香得很!咱们把它摆到摊位上,定价六块钱一份,您说有没有搞头?”

李淑芬的眉头并没有因此舒展,反而皱得更深了:“儿子,六块钱一份饭?这会不会还是有点贵啊?你没看咱们村也有人卖盒饭,有荤有素的一大碗,才卖三四块钱。

虽然味道一般,但人家便宜啊。”

马前进摇摇头,显然对此早有思考:“妈,不能光比价格,咱们这蚕豆焖饭是季节性的,吃个新鲜。

而且,我的打算不止于此!”

他眼中闪着光,继续描绘他的蓝图:

“既然要做,咱们就做得大气一点,让人感觉物有所值!

我的想法是,把卤水单独分出一小锅来,就像昨天给小蝶卤土豆那样,咱们再弄一口小点的锅,里面放上地里现摘的白菜、土豆,再去买点蘑菇、腐竹,加上卤鸡蛋、卤豆干这些现成的东西,一起用淡一点的卤水煮着。

这个算作‘配菜’,随便吃,不限量!”

他越说越兴奋,手势也比划起来:“然后咱们出摊的时候,把这些都摆出来,生意分两块做:想买了卤肉带回家的,咱们还像今天这样单独卖;想吃顿实惠饱饭的,咱们就卖‘蚕豆焖饭套餐’。

除了按份卖的卤肉,那些‘配菜’随便他们吃!至于卤肉,咱们在摊子上可以弄成小份的,比如二两一份、半斤一份、一斤一份,这样分开卖。

虽然可能单个人买的量少了,但门槛低了,吃的人肯定会多起来,整体的销量和收入说不定反而能上去!”

马礼明在一旁听着,眼前仿佛已经看到了那个热闹红火的场面,他一拍大腿,兴奋道:“嘿!儿子,你这脑子是咋长的?这个办法好!又是套餐又是配菜随便吃,听着就实惠,肯定招人!”

“好个屁啊!”李淑芬本来听着儿子这越来越复杂的计划就觉得有点悬,再听自家老公不仅不帮着分析困难,反而在一旁瞎起哄,瞬间火气就上来了,瞪了马礼明一眼,“你儿子年纪小异想天开,你这当爹的也跟着脑袋发热?

真像你儿子说的那样,又是饭又是菜又是肉的,锅碗瓢盆、桌椅板凳,再加上咱们这些家什,一辆破三轮车装得下吗?尽跟着瞎起哄!”

马礼明被老婆劈头盖脸一顿数落,气势顿时矮了半截。

他有些讪讪地摸了摸鼻子,小声嘀咕道:“我……我这不是觉得儿子的想法确实挺好嘛……办法总比困难多……”

“好办法也得能落地才行!”李淑芬没好气地回了一句。

马前进对母亲的担忧倒是早有预料,他笑了笑,语气平和地说道:“妈,您先别急。您是不是主要愁两件事:一是东西太多,咱们一辆三轮车拉不下;二是就算拉过去了,人家来吃饭,总不能让人家一直蹲着或者站着吃吧?还得准备几套桌椅板凳,不然不像个吃饭的样子。

除非……咱们在村口有个固定的房子,那就方便多了。”

李淑芬双手一摊,无奈道:“哎,儿子,你这个‘除非’说得轻巧。这个想法挺好,但这个真没有啊!咱们家在村口又没地皮,上哪儿变个房子出来?”

马前进脸上露出一个狡黠的笑容,目光转向父亲:“爸,咱们家是没有,但有人有啊!二伯家在村口路边,不是正好有一个门面么?让他卖给咱们家,不就行啦?”

他脑子里清楚地记得,二伯马礼途很有眼光,早在修路之初,就在自家靠近路边的地里盖起了一间大约五十来平米的红砖房。

这房子主要用来堆放白灰,兼做广告牌,墙上用白色涂料刷着硕大的“马家白灰”四个字,格外显眼。

那位置,简直是做生意的黄金宝地!

“你在这儿想屁吃呢?!”李淑芬一听儿子这个“歪主意”,更是气不打一处来,声音都提高了八度。

“马前进!你是不是那天晚上被吓傻了?还是发烧烧糊涂了?你二伯前两天刚跟你爸吵得卵子翻天,晚上还带着儿子要来掀咱家房顶!你现在跑去跟他说,让他把村口的宝贝铺面卖给你爸?他不抄起棍子把你打出来就是好的了!

我看你做卤肉的时候挺清醒的啊,怎么现在尽说胡话!”她简直怀疑儿子是不是中邪了。

“哎呀,我的亲妈哎!您先别急着骂嘛!”马前进赶紧安抚住处于暴走边缘的老妈,压低声音,说出他真正的打算,“他不卖,咱们可以跟他换嘛!用咱家那个灰塘跟他换!”

“什么?!用灰塘换?!”

这下,轮到马礼明跳起来了,他眼睛瞪得溜圆,头摇得像拨浪鼓,“不行!绝对不行!那灰塘是我和你妈当年一锄头一锄头挖出来的,费了多少心血!

那就是咱家下蛋的母鸡!

虽然拉灰、洗灰是脏点累点,但好歹收入稳定!要是换了,等这批修路的工人走了,咱们家吃什么?喝西北风去啊?”

他心里的算盘打得很响:真要是换了,虽然二哥吃点亏,但他肯定乐意。

反正石头村卖白灰的都知道他家,不需要那铺面做广告了,堆放白灰随便找个空地就能解决。

可自家要是没了灰塘这个稳定的进项,光指望这卤肉生意?那些工人大部分都住在隔壁大梨园村,只中午在这边吃一顿,晚饭都回去自己做。

这就做一中午的生意,万一哪天卤肉卖不动了,或者像儿子说的竞争大了,一家人岂不是要抓瞎?他心里实在没底。

马前进完全理解父亲的担忧和抗拒。

对于习惯了洗白灰的老爸来说,放弃稳定的营生,去搏一个看似飘忽不定的新行当,需要巨大的勇气。

但在他心里,用那个注定要惹上麻烦、利润空间也在不断被压缩的灰塘,去换一个未来寸土寸金的黄金铺面,简直是千载难逢的绝佳机会!

当然,关于半年后环保整治、灰塘会被重罚,以及未来那片区域会飞速发展、铺面价值飙升的这些“预言”,他没办法对父亲直说。

他只能换一套更现实、更容易被接受的说辞。

“爸,您先别急,听我给您算算账。”马前进耐着性子,掰着手指头说,“您看啊,咱们家这卤肉,是不是挺好卖?

您昨天就买了一个猪头,我妈买了点豆干、鸡蛋,咱们忙活两三个小时,就净赚了一百一十多块,对吧?这要是您一天去买他十个八个猪头回来,我卤好了卖出去,那不得挣您平时一个月的收入啊?”

马礼明没好气地哼了一声:“滚犊子!照你这么说,老子去买一百个猪头来给你卤了卖了,不就够咱家一年的花销了?尽在这儿胡说八道!”

“嘿嘿,爸,您这举一反三的能力,小学二年级果然没白念嗷!”

马前进竖起大拇指,调侃了老爹一句。

随即脸色一正,说道,“爸,我可不是跟您开玩笑。您再仔细想想,自从过了年,您那白灰生意,是不是就开始一点点往下滑了?”

提到这个,马礼明像是被戳中了心事,脸上的怒气消了些,取而代之的是一丝无奈和感慨。

他叹了口气,点点头:“这倒是……今年开春,咱们村就新开了一家,大梨园那边也冒出来一个,竞争太大,价格都被压下来一些了。”

“那就是咯!”马前进抓住这个机会,趁热打铁,“爸,我没跟您开玩笑,我真是仔细想过的。

您看啊,咱们要是真能把二伯那个铺子换过来,稍微打扫一下,刷层白灰,立马就能用!除了卤肉得在家里做好带过去,其他的像桌椅板凳、砧板案板、锅灶这些,都可以直接放在铺子里,不用每天搬来搬去,省多少事儿?”

“你说得倒是轻巧。”马礼明还是有些犹豫,“可你刚才不也说,光卖肉,买的人还是少么?”

“所以啊,爸!”马前进语气加重,强调道,“要是换了铺子,咱们的生意模式就得变一变!我是这么打算的:第一,您呢,赶紧去学个三轮车驾照,我打听过了,现在学起来快,顺利的话一早上就能拿证;第二,咱们每天固定就卤五个猪头,不多不少,两个放在铺子里卖,主要做中午的生意。等到下午,铺子这边没什么人了,您就骑着三轮车,把剩下的三个卤猪头拉到周边几个村子去,一边卖,一边宣传咱们家的‘前进猪头’!等以后名气打响了,咱们就能坐在铺子里等客人上门了!”

李淑芬听着儿子连品牌名都想好了,忍不住摸了摸下巴,戏谑地插话道:“还‘前进猪头’?我看叫‘猪头前进’还差不多!不过……”她话锋一转,也开始认真考虑可行性,“要是真这么干,家里的冰箱,放下三个卤好的猪头,倒还是勉强能塞得下。”

马前进自动过滤了老妈的吐槽,目光灼灼地看着父亲,最后问道:“爸,怎么样?换不换?这可是关系到咱们家以后是继续吃灰受苦,还是换个活法过上好日子的大事!”

马礼明掏出一支烟点上,深深地吸了一口,烟雾缭绕中,他的脸色复杂变幻,充满了挣扎和犹豫。他长长地吐出一口烟圈,才叹着气说道:“唉……这换不换的,决定权现在也不全在我。

再说了,这卤肉生意……我心里是真没底儿啊。万一……万一搞砸了,灰塘也没了,那可就……”

马前进知道,让父亲立刻下决心是不可能的。他也不催促,退而求其次地说道:“爸,我明白您的顾虑。那咱们就先这样,一步一步来。

您呢,明天先去石头村,买三个猪头回来。妈,您去市场买点腐竹、萝卜这些耐放的,其他蔬菜咱家地里都有。

咱们这两天,先继续在村口摆摊卖卤肉,也让妈上手跟您搭着,熟悉熟悉流程和行情。

至于灰塘换铺子的事……”

他顿了顿,脸上露出一丝意味深长的笑容,“……交给我来想办法,我先在村子里转转,摸摸情况。

张婶的办事能力和那张嘴,我可是放心的,嘿嘿。”

说完,马前进也不管父母脸上那疑惑的表情,更不理会老妈追问“换铺子怎么又跟张婶有关系了”,自顾自地站起身,脚步轻快地出门去了。

他心里已经有了一个初步的计划,需要去验证和推进。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