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妄!
妥妥魏晋狂士!
哪怕梅呈安知道陈克性格脾气古怪,此刻也有些恼怒!
没有人喜欢狂妄的人!
他上辈子身为博士导师,最讨厌的就是恃才傲物的学生!
神童不神童,别人说了不算,得你说了才算!
你谁啊?
鉴定专家啊?
谁还没点傲气啊?
梅呈安抿嘴就要送对方一怼,试试这位文坛大家,跟自己这位汉语言文学博士导师,到底谁成色更足!
可还没等他开口……
陈克又开口说话了,“先生要考学生,学生也得考先生!”
“你我都是人,我有学问,你有良知,咱们是平等的!”
“你跟我学,我教你学问,咱们都得互相考教,相互满意教学,学习,才能事半功倍!”
梅呈安:“……”
你这话是堵我嘴吧?
我情绪都酝酿出来了,你给我来这一出?
你赢了!
你踏马不是狂,也不是性格脾气古怪,你踏马纯纯就是抽象!
谁家拜师学生考老师?
但不得不说,梅呈安还真觉得有点意思,甚至还对他生出几分好感出来!
倒不是他犯贱……
而是……
虽然陈克话语间尽是狂妄,却能对孩童一视同仁,没有高高在上!
他想教自己满意的学生,同样也给了学生选择老师的机会。
公平,对等……
没有因为年纪小,就剥夺了学生选择的权利!
哪怕放在现代,甚至梅呈安自己都承认,常年教书做老师,让他也养成了一身爹味,往往忽略了学生的想法!
梅呈安承认,自己做不到陈克这样……
恰恰是做不到,他才更加尊重!
“请陈先生出题!”
梅呈安恭敬施了一礼。
没有怯懦惶恐,也没有恼怒气愤。
表现的不卑不亢,言语间尊重,但却能感受到他的好奇。
陈克嘴角浮现出笑意,眼睛闪烁出点点满意。
“师兄长随春荣跟我讲了你的情况,小小年纪还未正式蒙学,但却富有韬略!”
“六岁就能破案,且缘由是从杂书所得,由此可以判断,你小子肯定识字不少!”
“春荣那家伙还说了你书法一绝,一手馆阁体我师兄自愧不如,一手瘦金体自成一派!”
“识字,读书,书法,你应该都是精通,颇似生而知之!”
梅呈安后背一紧,这货猜出来了?
但陈克却摇了摇头,“生而知之乃传闻,我倒是不信!”
“但天资卓越者古往今来也有过不少,先秦甘罗十二岁拜相,前汉霍去病十八岁饮马翰海!”
“你幼小经历苦难,未来如甘罗,霍去病一般名留青史,也未尝不可!”
“而我这考核也简单,不考学问,不问学识,不写书法,只有几个问题,你且听了!”
“第一问题,为何科举?”
这问题一出,旁观的晏章,元盛,以及学堂里元家兄弟,都有些好奇的看向梅呈安。
他们倒是想知道,梅呈安这位神童会如何作答?
而梅呈安呢!
他没有马上搭话,自顾自沉思。
科举只是出人头地的两条路之一,对他来说这条路是最适合他的路!
但他科举的目的,真的是出人头地吗?
算得上是!
可出人头地为了什么呢?
给生母报仇?高官厚禄?位极人臣?似乎都不是他最终目的!
一阵沉默后,梅呈安由衷回答:“为了登堂入室,为了谋取功名,但终究是为了更好,更舒服的活着!”
穿越而来,他深知封建王朝的残酷,对此怀有恐惧,敬畏……
也正是因此,他才清楚科举官位的重要性。
只有融入了士大夫阶级,才能真正安身立命,才能达到好好活着,舒服的活着!
答案一出,所有人都是一愣,包括陈克也是一样……
“你这答案倒是有趣!”
陈克没继续深究,“第二个问题,科举登堂入室,你下一步想如何做?”
梅呈安不由笑了,“我这个人比较俗!如果弄个事儿少,钱多,离家近的官位,让我混吃等死最好!”
“但是来此世间一遭,总觉得不干点大事儿,好像是白来了!”
“所以要是可以的话,我想掌握近乎于无限大的权力,用权力改变一代人,或者几代人!”
陈克盯着梅呈安,目光中似是想要把人看穿。
心中更是疑惑,这六岁孩童为何会如此矛盾,想享乐却又具备天大的野心……
元盛则是暗暗心惊肉跳。
用权力改变一代人,甚至几代人!
要么就是位极人臣立地成圣,要么就是祸国殃民开启乱世……
一时间思绪狂飘,转眼就想到了梅呈安抄家牵连到自家,下意识咽了口口水!
但是晏章最为平静。
为官多年见过形形色色。
那生活享乐奢华者,未必没有治世能臣,这不冲突……
“你有如此想法,未来可不仅仅要吃科举的苦,还要扛得住朝堂阴险风波,这会异常艰辛的!”
晏章目视梅呈安,而梅呈安丝毫躲闪,咧嘴一笑:“事成不成再说,总得试试嘛!”
“大不了就是干不成,那我就放弃转头享受生活呗!”
“哈哈哈……”
晏章仰头大笑。
陈克也是轻抚胡须,嘴角升起笑意,丝毫不在意胡须被他沾满墨迹的手,越捋越黑。
“你这小子有意思,我的问题问完了!现在该你考我这老师了!”
众人不由看向梅呈安,好奇他会问什么?
梅呈安咧嘴一笑,“晏师说您策论一绝,能传授我科举之道!”
“所以我想知道,你能教我六元及第吗?”
此话一出满堂皆惊。
大虞科举制度与明朝类似,分为县试,府试,院试,乡试,会试,殿试……
想做到六元及第,就必须在这六场考试都考到第一名!
难度就不用说了!
大虞立国以来大三元,也就是连中解元,会元,状元的人,也才出过一位,六元及第根本就没有!
陈克死死盯着梅呈安,见梅呈安一脸认真,严肃的看着他,知道这不是玩笑!
六元及第……
他都没有做到过!
但自己自认学问,学识,天下第一,倾囊相授,未必不能教出个六元及第的状元郎出来!
一股久违的万丈豪情涌出!
“能!”
“那我就跟你学!”
“你信我?”
“我对自己有信心!”
“哈哈哈哈……”
陈克咧嘴大笑,“你小子对我脾气!既然如此,那你可就得做好吃我戒尺的准备了!”
“用不用得上另说!”
梅呈安丝毫不惧。
四十多年专业学习,堂堂教授,博士导师,再加上过目不忘,满级顿悟的金手指,自己要是能让你打手板,那就真他娘别混了!
晏章:“……”
元盛:“……”
两人左看看右看看,竟有种看冤家的感觉!
最后还是晏章好奇询问:“小呈安,能说说你为啥要六元及第吗?”
“晏师想听玩笑,还是想听实话?”梅呈安反问。
“都听!”
梅呈安一摊手,“玩笑话嘛!您都说我是神童了,那我怎么着也得给自己守住神童的名声!”
“但实话是我要仰望,文人仰望您应该了解!”
“我要试试折腾一把,但也得给自己找好退路!”
“折腾失败有名望护着,也能安安心心享受,不用担心被弄死不是!”
元盛目瞪口呆。
晏章却微微愣神。
显然两人都没想到,六岁孩童竟有如此心智。
只有梅呈安清楚,在士大夫当权的时代,真有学识有那个学问,千万别研究中庸之道!
出名得趁早,还得做出头鸟,名声越大越好……
因为文人名望是皇帝不杀,政敌不下死手的护身符!
名望越高叠加甲越厚,真要是名满天下了,那就等于有了防御力顶级的免死金牌,以及伤害力度随机的反甲!
哪怕政敌想对你下手,都得先琢磨琢磨,会不会因你名望而引发文人敌意,导致遗臭万年!
……
梅花镇。
这小镇并不知名。
只是扬州治下众多小镇子中的一个。
因为靠近长江淮河支流,所以漕运非常发达,导致镇子非常繁华,丝毫不亚于一些小县城。
而这里正是梅氏宗族的祖地。
梅家先祖在五代十国的南唐时期定居在了这里,凭借着经营运输生意家财万贯。
之后置地置业,开始带领梅家转型门楣。
商贾历朝历代,哪怕是在南唐的割据政权,都是在社会地位最低的人群。
所以商贾巨富,往往都会在有钱之后开始转型门楣,置地置业做地主。
在之后培养后代读书科举,只要后代能成了秀才,门楣就会变成耕读传家。
梅家就是这样的操作,整整三代人努力,才摆脱商贾之家,成了耕读传家的读书人。
如今的梅家在梅花镇也算得上是一地望族,许多梅家族老都生活在这里。
梅氏祠堂也供奉在这里!
梅仲怀想要开祠堂,请族谱,把梅呈安记入梅家族谱。
自然要传信梅家族老,提前说明情况。
所以元府考教对话的同时,梅家族老们也聚在了一起。
他们这些族老大多数都是家族分支。
平日里就是守着祠堂,看管梅家在梅花镇的产业。
原本梅呈安外公因为进士出身,官居三品,乃是梅家上一任家主。
但是在他去世之后,没有嫡子,所以家主的位置就传给了义子加女婿的梅仲怀。
这就让梅家二房,也就是梅呈安外公的亲弟弟很不满。
有他掣肘之下,梅仲怀在梅家也做不到一言九鼎。
尤其是梅二老爷的嫡孙高中秀才后,已经开始动心思,要求梅家把家族资源倾斜过去了!
如今梅仲怀要把梅呈安记为大房嫡孙,自然引起了二房的不满。
毕竟长房嫡孙的位置一旦定下,那梅家所有的家族资源,就需要不遗余力的倾斜。
二房嫡孙自然就享受不了更多资源了!
梅二老爷自然不乐意,所以得知消息后,马上在梅花镇召集了族老。
“梅呈安又是哪里弄来的野孩子?”
“其身份都没搞清楚,就要记为大哥嫡孙,这算怎么回事儿?”
“咱们梅家虽然没有以前风光,但也是耕读传家的清流世家,凡事都需要讲规矩的!”
梅二老太爷说话那叫一个中气十足,“当初大哥要梅仲怀承担家业,我就一万个不同意!”
“但好在梅仲怀说到底也是我梅家的子弟,加上他又娶了我侄女,勉强也还算说得过去!”
“可这梅呈安是谁?”
“如此荒唐记为嫡孙,要他未来继承梅家门楣!这梅家以后还算是梅家吗?”
其他族老听到这话,都是目光异样的看向二老爷。
能做族老的人就没有傻子,自然明白这位二老爷打的啥主意!
他们扬州梅氏落魄了之后,家族剩下的资源本就不多,还大多都是用一次少一次的人脉资源。
二老爷想给自家孙子争,他们倒是都了解!
只不过刚才这话说的,让他们并不是太高兴。
梅仲怀给他们的信里都写清楚了,梅呈安生母乃是他们梅氏女,借假死脱身投奔……
他们梅家受过大老爷不少恩惠,人脉资源也是大老爷打下的基础。
梅家也理应收养人家外孙,哪怕是记为嫡子也未尝不可!
可二老爷这一口一个野孩子,实在是有些过分了!
只能说家族大了,族人难免心思多!
但二老爷嫡孙梅呈业,年纪轻轻考中秀才,明显未来前途不可限量!
他们这些族老也不想得罪潜力股!
所以二老爷话说到了这地步,他们也就顺坡下驴!
“既然如此就等仲怀回来时再商议!”
“都是家里的孩子,哪怕不记为嫡孙,也该入族谱的!到时候一切都可以谈……”
“这话说的没错!二爷觉得不妥,那咱们就在商议,但别伤了一家人的和气!一家人终究同气连枝,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书评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