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评酱
好看的文学小说书评分享

第4章

第8章

丁建愣住了。

他看着周一心,对方的脸上带着一种轻松写意的笑,但那双眼睛里,却透着一股不容置疑的认真。

跟我打一局?

丁建心里有些发虚。

他年轻时也是江城台球圈里的一号人物,拿过几个市级比赛的名次,后来年纪大了,才转行做了器材生意。

虽然久疏战阵,但眼力和基本功还在。

可眼前这个年轻人,他完全看不透。

尤其是对方报出“古”字名号的时候,他就把周一心划归到了“神秘高人子弟”的行列,哪敢轻易班门弄斧。

“澈哥,你这不是开我玩笑嘛!我这点三脚猫的功夫,哪敢在你面前献丑啊!”丁建连连摆手,笑得有些尴尬。

周一心也不勉强,只是笑道:“丁老板谦虚了。我只是手痒,想试试新球台的手感。”

说着,他走到一张球台前,从球盒里取出一副全新的比利时雅乐美水晶球。

“哗啦啦……”

二十二颗色彩斑斓的球被倒在台面上,发出清脆悦耳的碰撞声。

周一心熟练地将红球摆成标准的三角形,然后将母球放在开球区。

他没有立刻击球,而是闭上了眼睛。

深吸一口气,再缓缓吐出。

整个人的气场,在这一瞬间发生了变化。

之前那个略带痞气、爱开玩笑的年轻人消失了,取而代代之的,是一个渊渟岳峙的球手。

他俯下身,身体的姿态自然而然地形成了“磐石架”的雏形。

双脚稳稳站定,重心下沉,腰背挺直,整个身体形成了一个最稳定的三角形结构。

这一刻,他感觉自己不是站在地胶上,而是与整个球房的大地融为了一体。

丁建的瞳孔猛地收缩。

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没有!

光是这个架势,就足以秒杀江城九成九的所谓高手!

太稳了!

稳得不像一个年轻人,倒像一个浸淫此道几十年的老宗师。

周一心睁开眼,目光落在母球上。

在【洞察之眼】的辅助下,球台上的线路变得清晰无比。

但他没有依赖那些黄金辅助线,而是凭借着这几天练习“磐石架”带来的、对身体力量的全新理解,去感受,去预判。

他要打的,是属于他自己的一杆。

“砰!”

一声闷响。

他出杆了。

动作并不快,甚至有些写意,但力量传递得极为通透。

母球旋转着冲了出去,精准地撞在红球堆的顶端。

“哗啦!”

红球堆应声炸开,如同天女散花般,均匀地散布在球台的各个区域。

最关键的是,其中一颗红球,像是被精确计算过一般,晃晃悠悠地滚进了远方的底袋。

母球则在轻微的旋转后,稳稳地停在了球台中央,位置好到无以复加。

完美!

这是一杆教科书级别的、甚至超越了教科书的开球!

丁建倒吸一口凉气。

这一杆,不仅展现了恐怖的准度,更体现了对力量和母球走位无与伦比的控制力!

这哪里是“野路子”,这分明是大师手笔!

那位“古先生”,究竟是何方神圣?竟能教出如此妖孽的弟子!

周一心没有停歇,围绕着球台,开始了他的表演。

推杆、拉杆、高杆、低杆……

各种基础杆法在他手中,仿佛被赋予了生命。

母球走位飘忽不定,时而轻柔地跟进,时而猛烈地回旋,时而诡异地走出一个小角度分离。

每一杆,都恰到好处地叫到下一颗彩球的位置。

一颗,两颗,三颗……

红球在不断减少,彩球则被一次次打进,又被裁判(胖子客串)摆回原位。

整个球房里,只剩下台球入袋的清脆声响,和众人越来越粗重的呼吸声。

丁建和他带来的几个安装师傅,已经看得痴了。

他们从未见过如此赏心悦目的台球。

每一杆都充满了想象力,每一杆都像是一场艺术表演。

这不是在打球,这是在跳舞,是在作画!

当周一心打进最后一颗黑球,完成这一杆147分的满分杆时,他甚至没有看球落袋,而是直起身,轻轻吹了吹杆头。

整个过程,行云流水,一气呵成。

短暂的寂静后,丁建带头,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

“神了!真是神了!”

“澈哥,你这一手,不去打职业比赛,简直是中国台球界的损失啊!”丁建激动得满脸通红。

周一心笑了笑,将球杆放回杆架。

“职业赛,我会去的。不过不是现在。”

他看了一眼墙上的挂钟,对丁建说道:“丁老板,今天多谢了。时间不早,我得去趟医院。”

丁建这才反应过来,连忙道:“应该的,应该的。澈哥你先忙,尾款的事不急。”

送走了丁建一行人,胖子还沉浸在刚才的震撼中,他抱着周一心的胳膊,激动地语无伦次。

“澈哥,你……你什么时候变得这么牛了?刚才那杆球,比电视上那个什么‘火箭’奥沙利文还厉害!”

周一心拍了拍他的肩膀:“少拍马屁。球房刚弄好,这几天你和刘叔多盯着点,别让人弄坏了设备。”

“放心吧澈哥!谁敢在这儿捣乱,我胖爷第一个不答应!”胖子拍着胸脯保证。

周一心点点头,背上包,离开了焕然一新的球房。

他要去医院,把这个好消息告诉奶奶。

然而,他没有注意到,在街角的阴影里,一辆黑色的奥迪A6里,有两个人正静静地注视着他。

车内,一个戴着金丝眼镜、气质儒雅的中年男人,放下了手中的望远镜。

“是他吗?”坐在驾驶位上的司机低声问道。

中年男人没有回答,而是闭上眼睛,似乎在回味着什么。

片刻后,他才缓缓开口,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兴奋。

“身如磐石,意在杆先。虽然还很稚嫩,但已经有了几分‘学院派’正统身法的影子。可他的杆法路数,却天马行空,不拘一格,充满了街头智慧的野性。”

“真是个有趣的矛盾体。”

司机有些不解:“宋会长,那我们还……”

被称作“宋会长”的中年男人摆了摆手:“不急。林家那边,先敷衍一下。这个年轻人,比我想象的更有价值。”

他叫宋海,江城市台球协会的会长,也是丁建口中的那位“老师”。

他接到丁建的电话后,就对这个神秘的“周一心”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当他得知林家也在打听这个年轻人的时候,他便亲自过来看一看。

没想到,看到了如此惊艳的一杆147。

“开车吧。”宋海吩咐道,“去查查他所有的资料,尤其是他的师承来历。那个‘古’字,我总觉得在哪听过。”

黑色的奥迪A6,悄无声息地滑入夜色之中。

……

第二天,周一心起了个大早。

他没有去球房,而是按照《杆法初解》上的记载,在附近的小公园里,开始了一种独特的训练。

“眼力训练:追飞叶。”

他站在一棵大树下,双眼紧紧盯着树上的一片落叶。

从叶子脱离树枝的那一刻起,他的视线就牢牢锁定住它。

无论风怎么吹,叶子如何飘荡、旋转,他的眼球都随之而动,不差分毫。

一开始,他只能坚持几秒钟,很快就会头晕眼花。

但他没有放弃,一次又一次地尝试。

古通的声音在他脑海中响起。

【蠢材!光用眼睛看有什么用?要用心去‘感’!感知风的流动,预判叶的轨迹!‘洞察之眼’不是让你偷懒的工具,而是辅助你修炼的利器!】

在古通的提点下,周一心慢慢找到了窍门。

他不再是单纯地“追”,而是开始“预判”。

他的大脑高速运转,结合风速、空气湿度和叶片自身的形状,在脑中构建出一个动态的模型。

渐渐地,他能跟住一片落叶的完整轨迹了。

从早上到中午,他练得双眼酸涩,布满血丝,但精神却异常亢奋。

他能感觉到,自己的动态视觉和预判能力,正在以一种不可思议的速度提升。

就在他稍作休息,准备继续时,一个意想不到的人,出现在了公园门口。

是李思思。

她换下了一身名牌,穿着朴素的白裙子,化了淡妆,看起来像是回到了两人刚认识时的模样。

她手里提着一个保温桶,看到周一心,脸上露出一丝怯怯的笑容。

“一心……我听说你把球房重新装修了。我……我给你熬了点汤,补补身子。”

她低着头,不敢看周一心的脸。

周一心看着她,脸上没有任何表情。

他没有去接那个保温桶,只是淡淡地问了一句。

“林少让你来的?”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