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的初冬总裹着海雾的湿冷,清晨六点的工作室还没亮透,我就着台灯的暖光整理设计稿。桌上摊着周屿送来的“家庭记忆系列”新插画——画里一家三口在海边放风筝,父亲举着风筝线的手绷得笔直,母亲抱着孩子的臂弯温柔,连海风掀起的衣角都透着暖意。
指尖划过画纸时,突然想起上周林薇抱着小女儿说“你看这画,多像我们以后的日子”,心里刚泛起的柔软,就被手机急促的震动打断。
屏幕上“林薇”两个字跳得刺眼,后面还跟着个红色的紧急标识。我抓起手机接起,听筒里立刻传来她带着哭腔的颤抖声:“苏苏……你快来市中心医院……陈凯他……他被车撞了!” “撞得严重吗?在哪个科室?”我手忙脚乱地抓过外套,台灯被碰得晃了晃,暖光在设计稿上投下歪斜的影子。
林薇的声音混着婴儿的啼哭声,断断续续像被扯断的线:“医生说……颅内出血,还有多处骨折,现在还在抢救室……我抱着小的,乐乐还在旁边哭,我真的快撑不住了……” 挂了电话,我抓起车钥匙就往外冲。工作室的卷帘门升起时,晨雾扑在脸上,带着刺骨的凉。实习生小孟骑着电动车赶来,看到我慌慌张张的样子,赶紧停车:“苏姐,出什么事了?我帮你看工作室,你先去!”我连声道谢,油门踩下去时,后视镜里小孟的身影很快被雾色吞没。 早高峰的车流堵得人心慌,我握着方向盘的手全是汗。
脑子里不受控制地闪回陈凯的样子——大学时他在篮球场给我递矿泉水,瓶身还带着冰碴;结婚那天他把戒指戴在我手上,说“以后我的工资卡归你管”;甚至离婚时他红着眼说“我真的知道错了”。这些曾经让我恨得牙痒痒的画面,现在却像针扎一样疼,连呼吸都带着滞涩。 好不容易冲进医院急诊楼,就看到走廊长椅上缩着的林薇。
她还穿着月子服,外面套着件不合身的羽绒服,怀里的小女儿哭得脸通红,大女儿乐乐攥着变形金刚,眼睛肿得像核桃,看到我就扑过来抱住我的腿:“苏苏阿姨,爸爸会不会醒不过来?医生叔叔进去好久了……” 我蹲下来摸乐乐的头,发现他的小手冻得冰凉,赶紧把他的手塞进我口袋里:“不会的,你爸爸最勇敢了,他还要陪你玩奥特曼打怪兽呢。”乐乐吸了吸鼻子,从口袋里掏出张皱巴巴的画,是他画的全家福,陈凯的旁边画了个大大的爱心:“这是我昨天给爸爸画的,他说等他不忙了就陪我上色。” 林薇看到我,挣扎着站起来,眼泪掉在月子服上,洇出深色的印子:“苏苏,你可来了……早上我还跟他吵架,说他整天忙着跑业务,连小女儿的满月酒都差点错过……他说要送乐乐上学,顺便给我买爱吃的糖炒栗子,结果就……”她的声音越来越小,最后变成压抑的呜咽,“都怪我,我不该跟他吵架的。” 我扶着她坐下,接过她怀里的小女儿。
小家伙大概是哭累了,靠在我怀里慢慢睡着了,小拳头还紧紧攥着我的衣角。我摸了摸她柔软的头发,想起林薇在张昊婚礼上跟我坦白的话——她当初跟陈凯在一起,不是爱,是嫉妒我拥有的幸福。可现在看着她为陈凯崩溃的样子,才明白有些感情,是在柴米油盐的磨合里,慢慢长成了离不开的牵挂。 抢救室的红灯亮了四个多小时,终于在中午时分灭了。医生走出来摘下口罩,林薇几乎是扑过去:“医生!他怎么样?能醒过来吗?”医生揉了揉眉心,语气带着疲惫却还算轻松:“手术很成功,颅内出血控制住了,骨折也做了固定,就是还需要在ICU观察几天,度过感染期就安全了。” 林薇腿一软,我赶紧扶住她。乐乐拉着医生的白大褂,仰着小脸问:“医生叔叔,我爸爸什么时候能陪我玩?我把我的变形金刚分他一半。”医生蹲下来笑了:“很快的,你乖乖听话,爸爸醒了肯定第一个找你。” 我们跟着护士去ICU探视,隔着玻璃看到陈凯躺在病床上,身上插着各种管子,脸色苍白得像纸,却比想象中平静。林薇把乐乐举起来,让他能看清里面:“你跟爸爸说说话,他能听到的。”
乐乐贴着玻璃喊:“爸爸,你快点醒,我给你留了糖炒栗子!” 我站在后面,看着林薇的肩膀微微发抖,突然想起以前我跟陈凯吵架,林薇还劝我“别跟他置气,他就是嘴笨”。那时候我以为她是在帮陈凯,后来才知道,她早就看出陈凯的笨拙里藏着真心,只是我被背叛的愤怒蒙住了眼睛。 接下来的几天,我每天都在工作室和医院之间跑。周屿知道后,主动帮我对接客户,还会在下班后绕路送热饭过来。他知道我胃不好,每次都点小米粥和清蒸鱼,给乐乐带儿童套餐,连小女儿的奶粉都记得买她习惯的牌子。 “你不用这么费心的,我自己能应付。”有天晚上,我接过他递来的粥,发现粥还是温的,大概是他一路用保温袋装着。周屿靠在走廊墙上,看着ICU的方向:“你一个人扛着这么多事,我帮点忙是应该的。而且……”他顿了顿,声音轻得像怕被风吹走,“能帮到你,我也很开心。” 他的眼神很软,像初冬的阳光,暖得能化开海雾。我想起林薇在婚礼上跟我说“别总想着过去,你值得被人好好爱”,心里那道因为背叛筑起的墙,好像悄悄裂了道缝。
陈凯在ICU待了一周,终于转到普通病房。醒来那天,他第一眼就看到守在床边的林薇,声音沙哑得像砂纸磨过:“哭什么?我这不是没事吗?”林薇的眼泪掉得更凶,却笑着把乐乐推到床边:“你看,乐乐天天盼着你醒。”乐乐赶紧把变形金刚放在陈凯枕头边:“爸爸,这个给你,你醒了我们就一起玩。” 我刚想悄悄退出去,就看到门口站着的张昊。他手里拎着果篮,看到我愣了一下:“听说陈凯醒了,我跟李娜特意过来看看。”李娜抱着甜甜跟在后面,还提着个保温桶:“这是我熬的鸡汤,给陈凯补补身子。”
陈凯看到张昊,笑了笑:“没想到你还会来看我。”张昊坐在床边,语气里带着感慨:“以前我们总针锋相对,现在才明白,争来争去没什么意思,一家人平平安安的才最重要。”他们俩相视一笑,曾经因为林薇、因为我产生的矛盾,好像都在这一刻烟消云散。 李娜把鸡汤盛出来,递给林薇:“你也喝点,看你都瘦了。”林薇接过碗,眼圈又红了:“以前总觉得你们都针对我,现在才知道,是我自己太钻牛角尖了。”
我看着她们互相递汤勺的样子,突然觉得很不可思议——曾经让我恨不得老死不相往来的几个人,现在竟能像家人一样相处,大概这就是生活最奇妙的地方,狗血过后,总会留下不期而遇的温暖。 陈凯恢复得很快,出院那天,周屿开车来接我们。乐乐坐在副驾,兴奋地跟周屿讲学校的事;林薇抱着小女儿,跟李娜聊着育儿经;张昊帮陈凯拎着行李,还不忘调侃他:“以后过马路可得小心点,你要是再出事,林薇得把我们都折腾疯。”陈凯笑着点头:“知道了,以后一定注意。” 车子路过“暮色”餐厅时,林薇突然说:“我们去吃顿饭吧,就当是庆祝陈凯出院,也谢谢苏苏和周屿这些天的帮忙。”
我愣了一下,那是我和陈凯曾经庆祝三周年的地方,也是我们婚姻破裂的地方。可现在再提起,心里却没有了波澜,只有坦然。 走进餐厅,还是熟悉的靠窗位,阳光透过玻璃洒在桌上。服务员认出陈凯,笑着说:“先生,您好久没来了,还是要黑松露牛排吗?”陈凯看了眼林薇,笑着说:“要两份,再要份儿童套餐,给孩子们吃。” 菜上来的时候,乐乐迫不及待地拿起叉子,林薇赶紧帮他擦嘴角的酱汁;陈凯给小女儿喂米糊,动作笨拙却很认真;张昊和李娜聊着甜甜的趣事,偶尔还会给我和周屿夹菜。我看着眼前的画面,突然想起那个让我人生天翻地覆的周末——也是在餐厅,也是这几个人,却上演着背叛和争吵。而现在,狗血的剧情终于落幕,取而代之的是平淡却真实的温暖。 饭后,周屿送我回工作室。路上他突然说:“下周有个文创展,我帮你报了名,你的‘家庭记忆系列’很适合参展。”
我转头看他,发现他的耳朵有点红:“我还跟主办方争取了展位,就在入口处,人流量大。” 我心里一暖,笑着说:“谢谢你,周屿。”他握着方向盘的手紧了紧,声音带着试探:“苏晚,我知道你以前受了很多伤,但是……我希望你能给我一个机会,让我陪你走以后的路。” 车窗外的路灯亮了,暖黄的光映在他脸上,带着真诚的期待。我想起这些天他的照顾,想起他为工作室的奔波,想起他看我时温柔的眼神。那些因为陈凯和张昊留下的阴影,好像在这一刻被照亮,终于有了勇气去面对新的可能。
我点了点头,声音带着一丝哽咽:“好。”周屿的眼睛瞬间亮了,像盛满了星星,他伸手轻轻碰了碰我的手,掌心的温度透过指尖传来,暖得让人心安。 回到工作室,我看着桌上的设计稿,突然有了新的灵感。我拿出画笔,在空白的画纸上画了一幅新的插画——画面里有我、周屿,还有乐乐、甜甜,陈凯和林薇抱着小女儿,张昊和李娜站在旁边,所有人都笑着,背景是青岛的大海和夕阳。我给这幅画取名叫“新的家人”,因为我终于明白,家人不一定是血缘关系,那些在狗血过往里陪你成长、陪你疗伤的人,也能成为你生命里的家人。 后来,我的“家庭记忆系列”在文创展上大受欢迎,很多人被画里的温暖打动,说“看到了家该有的样子”。
周屿帮我一起接待客户,忙到晚上还会给我煮热牛奶;陈凯恢复后重新找了份离家近的工作,每天准时回家陪孩子;林薇开了个母婴用品店,偶尔还会给我的工作室送些小礼物;张昊和李娜经常带着甜甜来工作室,跟“蛋黄”一起晒太阳。 有次我们一起去海边野餐,乐乐和甜甜在沙滩上堆城堡,陈凯和张昊在烤串,林薇和李娜聊着天,周屿牵着我的手,陪我看夕阳。海风拂过脸颊,带着咸咸的暖意,我看着眼前的人,突然想起那个喝了“夺命酒”的周末。 原来,那些让你撕心裂肺的痛苦,那些让你辗转难眠的狗血,终会在时光里慢慢沉淀,变成你成长的养分。而你要做的,就是勇敢地放下过去,珍惜眼前的人,在不期而遇的温暖里,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 就像青岛的海,不管冬天有多冷,春天总会带着暖意回来;就像我,不管经历过多少背叛,最终还是遇到了愿意陪我看海的人。
未来的日子,或许还会有小插曲,但我知道,只要身边有这些人,就没有跨不过去的坎,没有走不通的路。 因为我终于明白,人生最棒的抉择,不是从未经历狗血,而是在狗血过后,依然有勇气相信爱,依然有底气去拥抱新的幸福。
书评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