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评酱
好看的文学小说书评分享

第2章

张府书房内,一缕青烟自鎏金狻猊香炉中袅袅升起,檀香的清芬在空气中静静流淌。四壁皆是顶天立地的紫檀书架,整齐地陈列着经史子集、地理图志,卷帙浩繁,墨香与檀香交织,营造出一派肃穆典雅之气。烛光摇曳,将整个书房映照得温暖而静谧。

一位身着寻常青色儒袍、年约五旬的老者正负手立于一幅巨大的《海疆万里图》前。他面容清癯,眉宇间凝结着挥之不去的忧色,那双睿智的眼眸此刻正紧紧盯着图中东南东海一处被朱笔圈出的岛屿——那里,正是孤悬东海的桃源岛。

听到门响,老者转过身来。当他的目光落在走进来的桃兮然身上时,眼中瞬间爆发出激动与痛惜交织的复杂光芒。他快步上前,声音微微发颤:”兮然!真的是你!孩子,你…你受苦了!”他伸出微微颤抖的手,想要抚摸桃兮然的头发,却在半空中停住,最终化作一声悠长的叹息,那叹息声中满含着岁月的沧桑与无奈。

“兮然侄女,”张怀远放下书卷,快步上前,眼中带着关切,”一路辛苦了。”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张怀远轻声吟诵着张九龄的诗句,眼中泛起泪光,”当年与你父母在长安分别时,你母亲便是念着这首诗送我们出城的。想不到一别经年,竟成永诀…”

桃兮然见到这位母亲生前时常提及、父亲无比信赖的张世伯,一路的艰辛、委屈、恐惧瞬间涌上心头。她想起母亲临终前仍念念不忘的故土,想起父亲在岛上的艰难处境,想起那些在裂渊阁压迫下苦苦挣扎的岛民…鼻子一酸,泪水如断线的珍珠般滚落。她扑通一声跪倒在地,双手颤抖着奉上那枚作为信物的玉佩和贴身收藏的血书,哽咽道:

“张世伯!晚辈桃兮然,奉家父之命,冒死前来!”桃兮然见到故人,心中一酸,险些落下泪来。她连忙从怀中取出父亲的血书和那半块青铜鱼符,双手奉上,”父亲让我务必将此物交到世伯手中。桃源岛危在旦夕,求世伯救救岛上的百姓!”

“快起来!孩子,快起来!”张怀远连忙将她扶起,接过那枚温润的玉佩和那封沉甸甸的血书。他的手指轻轻摩挲着玉佩上熟悉的纹路,仿佛透过这冰凉的玉石,触摸到了逝去岁月的温度。

“这玉佩…还是当年我送给你母亲的结婚贺礼。”张怀远的声音带着深深的怀念,”那时你父亲刚刚被任命为桃源岛主,我们三人在曲江池畔饮酒赋诗,你母亲最爱王勃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谁料一语成谶,这一别就是二十载…”

当他展开那封由岛主桃知渊亲笔书写、字字血泪的血书时,脸色变得越来越凝重。血书中详细记述了裂渊阁与玄冥宗的暴行——他们禁止岛民学习中原文字,焚毁唐诗宋词;他们横征暴敛,使得民不聊生;他们甚至残忍迫害心向故国的义士…张怀远的拳头不自觉地握紧,指节因用力而发白。

张怀远面色越来越凝重。他轻轻摩挲着那半块鱼符,长叹一声:”厉沧海狼子野心,竟与玄冥宗勾结至此!”

“厉沧海!玄冥宗!果然是他们!果然是他们!”张怀远的声音带着压抑的愤怒与沉痛,”我早已收到风声,厉沧海狼子野心,勾结外贼,倒行逆施!只是苦于没有确凿证据,且朝中对此事意见纷纭,多有认为’东海孤岛,弃之不足惜’的短视之言!如今看到知渊兄血书,方知岛内百姓竟已身处水深火热之中!”

他走到书案前,重重一拍,震得笔架上的毛笔乱颤:”岂有此理!桃源岛乃太宗皇帝钦封之土,岛上百姓皆是我大唐子民!厉沧海此举,形同叛国!玄冥宗狼子野心,觊觎我海疆,更不可恕!侄女放心,此事我定当禀明圣上。”

桃兮然泪眼婆娑,但语气坚定如铁:”世伯,岛内忠义之士并未屈服!’归心会’仍在暗中抵抗,岛民心向故国!只要王师一到,必能拨乱反正!母亲生前常说:’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岛上的百姓,从未忘记自己的根在何处!”

张怀远欣慰地看着她,目光中充满赞赏:”好孩子!虎父无犬女!苏娘子在天之灵,见到你如此勇敢聪慧,也当含笑九泉了。”他请桃兮然坐下,亲自为她斟了一杯热茶,茶香袅袅中,他的神色恢复了一位重臣的沉稳与深邃。

“兮然,你带来的消息至关重要。然则,朝堂之事,盘根错节,非一蹴而就。”张怀远缓缓道来,声音如古井无波,”厉沧海在朝中亦有奥援,玄冥宗势力庞大,在海上更是猖獗。若要发兵平叛,需有十足把握,更要师出有名,争取朝野共识。”

他站起身,在书房中缓缓踱步,烛光将他的身影拉得很长:”杜子美有诗云:’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如今桃源虽未破,却已是山河失色,草木含悲。我们必须谨慎行事,否则一旦失利,或师出无名,反会授人以柄,陷岛民于万劫不复之地。”

他走到《海疆万里图》前,指着桃源岛的位置:”你看,桃源岛孤悬东海,朝廷大军远征,补给艰难,海况莫测。玄冥宗水师强悍,熟悉海情。强攻,乃下下之策。”

桃兮然心中一紧,手中的茶盏微微颤抖:”那…难道就眼睁睁看着…”

“非也!”张怀远目光锐利如剑,在烛光下闪着智慧的光芒,”不能强攻,便需智取!更要…里应外合,釜底抽薪!”他沉吟片刻,胸有成竹地道出思虑已久的方略,每一个字都掷地有声:

“第一,舆论正名!”他斩钉截铁,”必须让天下人皆知,桃源岛自古便是中国之土,岛民乃华夏血脉!厉沧海是叛国逆贼,玄冥宗是外寇!要揭露其罪行,宣扬岛民归心之诚。此事,我可联络御史言官、清流士子,在朝在野,大造声势!同时,需找到唐代册封桃源岛的原始诏书,以为铁证!”

他走到书架前,取下一本《太宗实录》,轻轻拂去封面上的灰尘:”记得这里面记载着贞观年间,太宗皇帝亲笔题写’桃源仙境’四字赐予岛主。我们要让这些被尘封的历史重见天日。”

“第二,经济援岛!”他继续道,眼中闪烁着睿智的光芒,”厉沧海横征暴敛,岛内必然物资匮乏。我可暗中组织商队,以民间贸易为掩护,向岛内输送粮食、药品、铁器等必需品,支援’归心会’,维系岛民生计,也让厉沧海不得安生!此事,或可借助市井之力…”他想起金不换那般精明的商人,嘴角泛起一丝意味深长的笑意。

“第三,军事准备!”他压低声音,神色变得格外凝重,”此为关键!一方面,我需设法说服圣上,暗中整饬水师,储备粮草,以备不时之需。另一方面,亦是至关重要的一步——”他目光灼灼地看向桃兮然,”需在江湖中,寻找可靠的、有实力的盟友!若能整合中原武林力量,形成一支奇兵,届时或可与朝廷水师呼应,或可独立行动,灵活机动,给予厉沧海和玄冥宗致命一击!”

他深吸一口气,总结道:”此三策,环环相扣!正名以争民心,援岛以固根基,备武以蓄实力!三者并行,方有成功之望!而这其中,寻找江湖盟友,整合武林力量,或许是目前最快、也最易见效的一步!”

桃兮然听得心潮澎湃,张世伯果然深谋远虑!她立刻想到了李观鱼,那个身负桃源武学、武功高强、又心怀正义的少年!她连忙将昨夜被李观鱼所救,以及感应到其武功可能与桃源岛有渊源之事告知张怀远。

张怀远听罢,眼中精光一闪:”哦?竟有此事?姓李的少年?武功路数正大堂皇,与你感应同源?”他捻须沉吟,在书房中缓缓踱步,”若真如此,此子或许便是关键!《归源心经》乃桃源不传之秘,若他真得其传承,那便是天意啊!”

“他暂居云来客栈。”桃兮然答道。

“好!此事我已知晓。”张怀远点头,目光中闪烁着希望的光芒,”兮然,你且在我府中安心住下,此处绝对安全。那位程不惑,你别看他迷迷糊糊,却是老夫麾下第一高手,心思缜密,最擅长的便是这’大智若愚’,有他保护,你可放心。至于联络那位李观鱼,以及后续接触武林之事,老夫自有安排。”

正在此时,书房外传来程不惑迷迷糊糊的声音:”大人,宵夜备好了…是端进来还是…”

张怀远与桃兮然相视一笑。

“端进来吧。”张怀远扬声道,随即对桃兮然低语,”看看,这’路痴’不是把你这’桃源使者’安安稳稳送来了吗?这长安城的风云,该动一动了。”

桃兮然重重地点了点头,心中充满了希望。母亲故土的力量,终于开始为她、为遥远的家园而运转。她走到窗前,望着天边那轮明月,轻声吟诵着母亲最爱的诗句: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安邦之志,已在这寂静的书房中,悄然点燃。而那位看似平凡的少年李观鱼,似乎注定要被卷入这波澜壮阔的洪流之中。夜色渐深,但希望之光,已然破晓。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