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评酱
好看的文学小说书评分享

第2章

他如明珠般纯净,怎能与那些粗鄙之人相提并论?你放心,我一定会去太上皇面前,为宝玉讨个公道,投诉赵国公府。”

贾政泪流满面,痛斥道:“母亲,这逆子,实在让人心痛。

但他竟让贾府名誉受损,这是何等的悲哀!”

贾母叹息后反问贾宝玉:“宝玉,后来是怎生归来的?”

宝玉回应:“先由环哥儿赶到,他怒斥周通并令其与我及薛大哥赔罪。”

众人听后心中略感欣慰。

然而贾母等人担忧周通的性情难以被轻易制服,对贾环接下来的表现抱持观望态度。

接着宝玉讲述:“周通起初自然不从,还嘲笑环哥儿。

环哥儿与他斗得激烈,虽初时劣势,却趁机重创周通要害部位,使其失去反抗之力。

环哥儿令其道歉,周通开始轻视其决心,直至环哥儿以周通的利刃割破其颈部才彻底屈服。”

贾母等人听后心情复杂,既对贾环的勇敢感到欣慰,又担忧周通的性情难以预测。

在谈及赏赐雀金裘之事时,宝玉继续道:“环哥儿迫使周通道歉后,我们已原谅他。

环哥儿还令他在地上连磕十个响头。

之后有大伯与二哥来接我们回府。”

提及此事,宝玉还忧虑地表示:“环哥儿差点杀了周通,如今不知他生死如何。

我担心这会为我们府上招来祸事。”

贾母严肃地命令宝玉:“闭嘴!”

随后安慰并表扬贾环的行为是正确的,周通必须道歉。

她强调这关乎贾府的名声与宝玉的尊严,并命令宝玉向贾环道谢。

贾宝玉遵从命令,向贾环表达感谢。

贾环迅速回应:“宝二哥,这些都是我应做的,何须言谢?”

贾母哀问贾环:“环哥儿,若周通不畏惧死亡,且不跪下谢罪,你会如何应对?”

贾环冷静回答:“我会取他性命。”

此言令在场众人震惊。

贾环继续道:“老祖宗,我已告知周通,他侮辱贾家颜面,便与我们有着不可调和的矛盾。”

他对贾宝玉的尊重与维护显而易见,“长兄如父,宝二哥的脸面绝不容践踏。

若周通拒不求饶,我愿牺牲自己的性命来维护贾家的荣耀与宝二哥的面子。”

这番话语令贾母泪流满面,其他人也深受感动。

贾母悲痛中带有欣慰地呼唤贾环:“环儿,你在我心中与宝玉同样重要,都是我的心头好。

快让我看看你,伤到何处?”

贾环被贾母搂入怀中安抚。

他略感尴尬,刚才的表演过于煽情。

幸好此时王太医被召来。

众人请王太医为贾宝玉治疗。

经诊断,王太医表示贾宝玉只是轻微的外伤和一些内伤,年轻力壮,恢复无大碍。

而贾环的伤势却比贾宝玉严重。

然而,自他们回来后,贾宝玉表现得极为痛苦,而贾环却似乎未受伤一般。

这种对比让所有人心中感慨万分。

贾母的关心更是让贾环感到意外和温暖。

她命令贾环回屋休息,并吩咐使用最好的炭火,确保他不受寒冷。

凤姐儿也保证不会怠慢贾环。

就在贾环准备离开时,贾母叫住他,并赐给他一件极为珍贵的雀金呢氅衣。

这件氅衣用孔雀毛拈线织成,精美绝伦。

贾母笑道:“天冷了,环哥儿穿上这件雀金裘,别冻着。”

薛宝琴至贾府,贾母赠予她一件野鸭子毛的雀金裘,原欲赠予贾宝玉。

而后有晴雯修补雀金裘的情节。

然而,这件衣物却意外地赐给了贾环。

贾环推辞,认为不如给宝玉,并谦称自己不配穿此精美之衣。

贾母则笑着坚持让贾环接受,并承诺还有一件野鸭子毛的衣物给宝玉。

贾环谢过贾母后休息,小吉祥抢过雀金裘欣赏,而赵姨娘也走了进来。

贾环笑着提议:“若周通挑衅,我将其踹倒,令他磕头赔罪即可。”

在他看来,周通并非真的胆大包天,只是倚仗京城无人能制他。

一旦觉得他可能真的敢动手,周通就会退缩。

贾环身为外科大夫,清楚人体的脆弱之处,知道如何在不伤动脉的前提下,给周通制造些小麻烦。

但他清楚,林黛玉并不了解这些。

林黛玉听到贾环的计划后,忍不住笑出声,她知道贾环机智过人,定不会与周通硬碰硬。

“环哥儿,我就知道你有办法,怎会和这种人冲突呢?”

她赞赏道。

在两人交谈之际,林黛玉应贾环之请,以县试为标准,出了五道题目给他练习作文。

贾环虽未自称会作文,但希望通过多做题找到感觉。

京城中,今日翠云楼的事迅速在世家大族间传开。

人们惊讶于贾环的智勇双全。

皇宫中,崇康帝知晓此事后,对贾家的麒麟儿评价甚高。

各王侯世家在听说周通在贾环面前受挫后,都感到震惊。

他们原本对贾环的诗词有所轻视,觉得无用。

但今日所见,他们意识到贾环不仅文采飞扬,更有实际的智勇与胆识。

尤其是周通的混不吝形象在贾环面前崩塌,让他们对贾家的这位年轻人更加佩服。

周通并非无所畏惧,也并非无所畏惧的混不吝,他的底气实则来源于家族的背景。

一旦遭遇真正的强者,他就会立刻退缩。

狠人如贾家的某位庶子,让他望而生畏。

第二天,贾环开始刻苦钻研学问。

他日复一日地背诵时文,练字,交替进行。

午后,他开始尝试完成林黛玉留下的五篇时文作业。

然而,他发现自己在古文写作方面仍然力不从心。

仅仅学会了破题的他,需要费力地从刚背诵的十几篇时文中挑选句子,进行改造以完成作业。

虽然贾环在前世是外科大夫,但他对文学有着浓厚的兴趣。

下班后,他喜欢阅读,练习书法,并尝试创作文章。

他对写作并不陌生。

尽管时文和后世的网文有所不同,但他有能力将其转化为自己的语言。

一下午的时间,贾环完成了五篇时文,自我感觉良好。

晚上,他带着作业找林黛玉批改。

林黛玉对贾环的时文感到十分惊讶。

尽管她并未深入研究时文,但贾环的文笔却给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破题精妙,但正文部分内容却让她感到有些别扭。

她指出,文章的破题和正文内容似乎并不完全契合。

贾环听后只是微笑,他知道这是因为他阅读的时文还不够多,只能生硬地拼凑文章。

但他并未气馁,他知道这需要时间和努力。

他继续向林黛玉请教破题之法,并在最后请她出了五道题目以便练习。

之后的日子就在背诵时文、练字作文和请教破题之法的重复中度过。

不知不觉中,已是除夕之日。

他的小院里喜气洋洋,丫鬟婆子们早早地贴上了春联。

东府的家人也纷纷来到西府,街上布满了宁国公和荣国公的仪仗执事乐器,热闹非凡。

他们来到贾母的正厅,那里已经焕然一新,充满了节日的气氛。

在香气四溢的火盆旁,贾母归座之际,贾母家众人迎候行礼。

贾母含笑迎接,众家族子弟依序行礼后,宴会开始。

酒宴间,男东女西落座,酒过几巡后,贾母入内更衣。

当晚家中各处香烛通明,热闹非凡。

除夕之夜,家族聚宴于贾母处。

贾环的地位提升,然而王夫人的心态却发生了变化,她担忧贾环的地位会超过宝玉。

贾环并未过多停留,早早离开宴席回到书房读书。

此时,林黛玉来访,看到贾环的时文日渐精进,赞不绝口。

贾环虽被称赞,却深知自己的文章尚需精进。

夜深人静之时,新年的钟声已敲响,林黛玉离去后,贾环送她出门并互道新年快乐。

新年过后,贾家两府忙于宴请亲友,宴饮接连不断。

而贾环则依然埋头苦读。

贾府中的宴会,贾政与贾琏负责接待外来男客,贾宝玉偶尔陪同。

尽管贾环名声显赫,为贾府增光,却并无接待客人的机会。

随着元宵佳节临近,宁荣二府都洋溢着喜庆气氛。

贾赦连续两日邀请贾母赏灯,贾母则在大花厅设宴,邀请贾府子孙及亲友共庆。

贾敬因不喜酒,未受邀请。

贾赦在得到母赐后便离去,享受自己的欢乐时光。

贾环在元宵节后第二天便带着礼物前往赵府拜访师傅赵衡。

直到中午,赵衡及其妻子才回来。

贾环献上问候,并告知自己在此等待已久。

赵衡对贾环的诚实表示赞赏,并询问其此行目的。

贾环呈上时文集,表示自己在等待期间已背诵一书。

赵衡满意其努力,并对其进行考校。

贾环应答如流,证明其春节期间用功读书。

赵衡对贾环的进步表示满意后,贾环展示了自己尝试写的时文,请求师傅指教。

赵衡发现其文章有抄袭痕迹,贾环尴尬地解释自己因缺乏写作能力而借鉴优秀文章。

赵衡建议贾环多做学问,耐心读书以增加内涵。

贾环虽不完全认同师傅的建议,但表示会继续努力。

贾环向赵衡提出疑问,师傅认为八股文在考取官职后是否对治理国家有用。

赵衡指出八股文只是科举考试的工具,考中后其用处便不大。

贾环透露家中情况,希望今年便参加科举考试。

赵衡同意帮他准备,并强调要背诵足够多的文章作为基础。

接着,赵衡分享了他的文章写作技巧,包括事先背诵适应不同立场的语句段落,以适应仁义礼智信等不同场景。

贾环对此感到兴奋,认为这些技巧类似于后世满分作文的写作方法。

贾环深知赵衡传授的内容极为珍贵,涉及仁义礼智信等深层理念,完美弥补了他的不足。

这些独特的见解,是书铺难以购得的珍宝。

即便豪门世家或许有人涉猎此道,这些宝贵的知识也会被当作传家之宝,绝不会外传。

科举考试 ** 类拔萃者多出自豪门,便是因为他们代代传承、垄断文化。

师傅赵衡毫无保留,将宝贵的知识无私传授给贾环,让他深感师傅的恩情。

继续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