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死道友不死贫道
定虞侯府没那么多规矩,夫妻俩就在沈轻初房内用完晚膳后又待到很晚,薛柔才被沈挚以阿初需要休息为由哄走。
一直伺候沈轻初的是薛柔的陪嫁丫鬟,同她娘感情极好,还予了主姓,沈轻初就叫她蓝姨。
薛蓝机敏懂变通,做事又耐心细致,才被薛柔安排过来照顾她,旁的人无法让她放心,这一照顾就过了这么多年。
“蓝姨,你先去休息吧,我自己来就行了。”
她确实是慵懒散漫惯了,但是洗漱也没假手于人过,实在是不太习惯。
“没事,我不累。”
薛蓝冲她笑了下,毕竟也是把她当自己女儿在照料,看她慢慢恢复也很是高兴,一时没察觉她是真的别扭,熟练的给她梳洗完,铺好床关上窗,确认没问题后才离去。
“呼——”
她长舒了口气,要不是末了强烈拒绝,蓝姨都得再给她把个尿。
不多时,周围便安静下来,只有沈轻初的呼吸声清晰可闻。
子时,月光透过窗纸投射进屋内。
雕花床上的人翻来覆去睡不着。
悲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
今天的真实写照了。
夜深人静。
沈轻初难免想起现代的生活,感叹做猫的快乐日子。接着又想到才认识一天,但给她印象非常好的侯府家人,最后难免又胡思乱想起来。
她很困惑。
为什么一只猫也能穿越?
她属不属于魂穿?
猫也有灵魂吗?
为什么现代的其他猫又没有思考能力?
难道她本应该做个人,但是投错胎了?
还有,原身从未出过意外,那她来了以后原身去哪儿了?……
一阵困意袭来,沈轻初不由自主的暂停住无休止的猜想,沉沉睡了过去。
翌日。
薛柔早早的便过来了。
坐在床边也没有叫醒她,等到沈轻初缓缓睁开眼,嫣然一笑,调侃道:“懒猪阿初。”
沈轻初丝毫没有被一睁眼就映入眼帘的人脸吓到。
毕竟,人嘛,各有不同,但铲屎官却一样一样的,都有看她睡觉的癖好,她早已见惯不怪。
几乎是受猫的本能驱使,还迷瞪着眼,就环抱住薛柔,将头埋在她腹部蹭蹭,声音娇软道:“娘亲,我饿了。”
当下细看,会发现薛柔眼中含泪。
生完沈宴清那会儿,她就一直希望要个女儿,幻想着女儿在她怀里撒娇的场景。她一度都认为是奢望了,女儿又给她带来惊喜。
上天虽然让她无法再生育,但已经给了她一双儿女,也算是待她不薄。
薛柔偷偷抹掉眼角的泪花,轻抚她的后背:“正好,娘煮的肉粥还在锅里温着,你先盥洗。”
沈轻初满心欢喜的收拾好,看来睡了吃吃了睡的日子没发生改变。
美滋滋。
来到饭桌前坐下,尝了口她娘递过来的粥。
突然她眉头一皱,下意识想找器皿吐出来,但抬头又扫到对方饱含期待的目光,似乎还在等待夸奖。
又来了——
面前的薛柔和脑子里陈曦做黑暗料理的模样重合上。
明明一张温和无害的脸,她却品出些离谱的潜台词。
比如——
敢说不好吃就削你丫的!
铲屎的鲨我!!
……
她强忍着,囫囵咽了下去。
肉粥不仅齁,青菜没断生,连肉沫都带着股腥味。
以前她是不怕腥,还喜欢得紧。不过显然的,这副身体不行。
同时她又庆幸自己如今不是猫。
不然这么齁,毛都得掉到秃!
“好吃。”铲屎的场怎么着都得捧。
否则就只能喜提郁郁寡欢铲屎官一枚。
“你爹常说我煮的粥好吃,今天才特意给你煮的,以后还想吃什么,娘学了再给我们阿初做。”
“……”
这爹可以处,真的不怕死!
“不行,娘,阿初才不舍得让你辛苦,爹爹知道了肯定要训我。”
活着难道不好吗?
沈轻初冲着她笑:“以后阿初学做菜,要让娘吃我做的才行。”
“你要学做菜?”
薛柔很是诧异,京中和女儿同龄的官家小姐都是学诗词歌赋、女红之类,还未曾听说有学厨艺的。就连她也是成亲后为了沈挚才学的下厨,如今还只会煮肉粥而已。
“嗯,女儿既然喜欢吃,厨艺肯定也不会差,而且做饭给家人吃很幸福,娘说是不是?”沈轻初歪头看她,带着意味深长的笑意。
笑话,为了口吃的,不会也得会。
薛柔和沈挚相处久了,也习得几分不羁,不会觉得学厨艺多么荒诞,况且女儿能恢复就好,没必要苛求过多,一生平安喜乐已是不易,思及此她便点点头。
“其他的不管,读书识字还是必须要的。”
虽不奢求子女才高八斗,但也不能大字不识,就算女儿未恢复神智时,她也每天为女儿念文章启蒙。
沈轻初想也没想就答应了,想当初她可是现代最聪明机智的猫,学习必然也难不倒她。
可是——
现在谁来帮帮我!
瞟了眼面前的粥,她艰难地吞咽了一下。
幸亏古代人矜持,用小碗吃饭。
抔起碗,一股脑喝完,快得嘴里都没怎么尝出味儿,她忙推说饱了,起身到一旁漱了漱口。
动作间她听到她娘吩咐丫鬟。
“剩下的就送到侯爷那儿去吧。”
沈轻初在心里默默为她爹点了支蜡烛。
死道友,不死贫道。
真香!
自那以后,她就以早上精神不济为由,让她娘晚点再来教书,彻底杜绝了喝粥的可能。
薛柔也当真宠着她,每日午膳后才来世安院。
从前她只被动的输入语言,也不曾识过字,无法将字形与字音相结合。每每陈曦看书写字她都凑热闹,但苦于无人指点,始终都在看天书。
这也是她不抗拒学习的原因之一,即使她娘不要求,她也会学。
沈轻初没有夸大,她异常聪慧,一个字薛柔教上两遍则会,甚至可以默写无误。
薛柔吃惊于女儿的学习速度,远胜她当年不说,就是京都的才子学究们恐怕也少有人及得上。
起先她不要求学问上的成就,所以只安排了基础的识字和经典通俗的文章,大都是前人一些待人接物,安身立命的经验。
今天之后她又开始琢磨,若是阿初有天赋又对学问兴趣的话,后续可以考虑请个夫子来府内授课,也免得埋没了女儿的天赋。
谁能料到,到头来,沈轻初自己给自己安排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