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必须赶紧挣钱
此时的李悦,看着有邻居询问,于是很有礼貌的回应对方。
“大妈你好,我是小花的对像!以后我会常过来走动的。”
然而,李悦以为自己很有礼貌,可是这种礼貌在王大妈看来,这叫他妈的什么事儿啊!
自己刚刚给赵小花介绍了厂里的贾师傅,怎么就跳出来一个对像了?
这…这么大的笑话,让自己以后在厂里可怎么混。
赵小花听着李悦如此介绍,又羞又气又尴尬时候,她却不能跑回屋躲避。
不但不能回屋,还要乖乖的站在李悦身边向王大妈表示歉意。
哪怕心里一万个不愿意,现在当众也不能否认。
赵小花很是担心,如果让李悦在邻居们面前丢了脸,他会不会做出一些很疯狂的举动。
他会不会让自己马上从这里搬走?
会不会逼迫自己马上还钱,担保人可是自己亲笔签名,也有自己按下的手印?
就算自己找到了工作,将来他会不会天天去纠缠不清,最终闹到个体户都不敢雇佣自己。
更甚至,他会不会把这气出到自己哥哥头上。
毕竟哥哥不是直接借钱欠债,是偷了电视机跟录像机。
虽说自己哥哥已经走了,可是只要李悦直接报警,自己哥哥在南方也会被抓起来。
那可是4000多块钱的东西,够他坐很多年的牢。
也就在此时,院子里的其他不用上班的邻居们,一个个的也走了出来。
并不是大家闲的没事干,实在是李悦嗓子太大声了。
“小花,你这对像…有点眼熟啊!”一位大爷眯着眼,仔细辨认着李悦的那张脸。
“周大爷,能不眼熟吗?这就是昨天晚上来催债的那伙人!”有人赶紧给这大院子里年龄最大的周大爷解释。
周大爷听到这话,疑惑的反问道:“那…那小花的对像,怎么还打大舅哥呢?”
如此灵魂的拷问,显然没有人能回答。
“小花…他真的是你对像吗?是的话就点点头…
你放心,要是有人敢欺负你,大爷给你做主了。”周大爷没等到答案后,目光警惕的看着李悦。
四合院最年长的人放话,虽说院子里的壮硕劳动力都去上班了,可是双拳难敌四手的道理大家都懂。
就凭现在在家里的这些妇孺老幼,也能轻轻松松的打跑这个小伙子。
况且,隔壁院子就有一户警察,大家不担心任何的安全问题。
一时间,十几双眼睛盯着赵小花,就看她是不是要点头。
赵小花被如此之多的邻居行注目礼,心里却非常的苦闷。
不过,赵小花并没有犹豫,也没有丝毫的拖延。
而是流着眼泪,苦笑着赶紧点了点头。
“嗯?”周大爷感觉自己这一大把年纪白活了。
点头,这应该是确认的意思。
那哭起来,又是什么意思呢?
这显然有点被坏人胁迫的味道在里面。
“丫头,你别怕…”周大爷还想要给予赵小花安全感,不要害怕坏人的威胁。
“啪嗒…”李悦直接牵起了赵小花的手。
“我给你带了些东西,在外面的车上,去把东西搬回来。”李悦懒得理会这些人,当着所有邻居们的面,直接拉着赵小花去取东西。
“王大姐,你不是说这小姑娘没对像吗?”贾师傅不开口还好,一开口瞬间吸引了全场的关注。
话说完后,贾师傅似乎也感觉到有点丢脸,于是直接向院外走去。
“贾师傅,贾师傅…”王大妈也追了出去。
当二人来到大院外时,竟然看到门口停着一辆212吉普车。
王大妈看着这辆车,想到了自己刚刚在屋里的话。
“只要你嫁过去,到时候就会有崭新的自行车…”
看着这辆212,王大妈几乎可以断定,这就是借来的车子。
可是,能借到这种车子的年轻人,估计在厂里有一定的地位。
否则的话,这么贵重的东西,谁敢借出去。
坏了,撞了,这都需要承担责任。
就算这车不属于这年轻人,相必买个自行车应该不是什么难事。
不过,除了物质之外。
最关键的是,这是一个小伙子,而不是有了两个儿子的中年人。
“哎…”王大妈偷偷的看了一眼贾师傅。
而贾师傅一个字也没再说,便推着他那辆擦拭的很干净的二八大杠落寞的走了。
此时,赵小花站在212吉普车的后门旁边,怀中抱着一床大红的毛毯,等着李悦一件又一件的把东西向毛毯上堆叠。
当赵小花看到王大妈时,只能皮笑肉不笑的尴尬应对。
“站稳,抱好了!”李悦从212吉普车的后座,一共拉出了两床羊毛毯以及一床厚厚的被子。
之后,当赵小花因为怀中的东西遮挡视线,不得不侧身穿过院子向自己屋里走的时候。
邻居们一个个远远的指指点点。
“扑通…”因为东西很有份量,放在床上时还发出了声响。
看着这厚厚的羊毛毯跟被子,赵小花呆呆的站在床前。
原本,赵小花的家里,也有这样的羊毛毯子。
那是父母结婚的时候厂里发下来的新婚祝福。
只是,父母重病之后,虽说厂里负担了医疗的费用,可是吃吃喝喝还是要自己家人去承担。
病人需要营养品,需要吃个鸡蛋,喝点鸡汤。
而为了换点东西给父母补补,家里的肉票,布票,糖票,但凡值钱的东西,全都拿出去跟邻居们换成了各种营养品。
最后,就连毛毯跟厚厚的大棉被,也都换成了吃食。
可想而知,家里已经穷成了什么样子。
自从父母离开之后,每年冬天赵小花都是把能盖的都盖在了身上。
甚至遇到特别冷的天气,晚上都不敢脱衣服睡觉,目的就是为了让自己足够的暖和。
“你自己收拾吧!明天我再来看你。
对了,这是20块钱,你先拿着用吧!”李悦丢下钱后直接开车走了。
看着李悦离去,赵小花只能是目送。
“我的人生已经很糟了,我没精力也没能力再去处理复杂的事。对不起,我真的不想处对像…”赵小花不到20岁的年龄,经历了别人一辈子都不可能经历的痛苦后,根本没心思去甜甜的谈个对像。
李悦把车重新开回到印刷厂家属院后,转乘公交去到了故宫。
之所以去故宫,是因为李悦开车给赵小花送棉被毛毯时,想到了一个快速挣钱的好主意。
而这个好主意,还是在路上看到了一对正在散步的外国夫妻才想到的。
这个挣钱的好主意,就是给来华旅游的外国人当翻译跟导游。
李悦大学学的是摄影专业,毕业后自然是想要找对口的工作。
在大二的时候,随着短视频平台越来越重要。
李悦就开始跟班里的同学,尤其是负责接项目的老师,给很多景区拍摄过宣传片。
在此期间,李悦也参加过旅游类的论坛跟一系列官方活动,因为李悦也记下了很多官方给出的数据。
如果李悦没有记错,在1978年入境旅游的游客就达到了180万人,其中外国人23万,剩下的都是港澳台。
时间来到1980年,入境旅游的游客直接飙升到了570万人,其中外国人52万,剩下的还是港澳台为主。
到了1984年,入境旅游的游客更是突破了千万达到了1285万人,其中外国人113万人,剩下还是港澳台。
这113万外国人的庞大群体,一定需要数量足够的翻译跟导游。
虽说这里面99%都会是官方委派的接待,可是这113万人次的外国旅客,可并非都是旅游团,也有相当一部分是个人旅游的自由行旅客。
然而,更加重要的是,在当下这个时代。
种花家的旅游名片中,故宫跟长城绝对是五星级的必到打卡点。
李悦只需要找到外国的那些个人游旅客,然后给他们提供翻译跟导游即可。
好在现在已经是1984,再过两个月就是1985,外国人也早不是什么需要安排特别保护的存在!
也不存在,很多小说里写的,跟外国人接触就要被请喝茶。
别说是1984年,就是1980年也没有那么严重。
在京城外国人早已经是司空见惯,甚至很多老外就在胡同里租房居住。
因为五讲四美的运动,胡同里家家户户拆掉了院里的厕所,每天这些老外会跟大家伙一样跑到胡同里的公共厕所排队。
甚至大早上,老外也要提着尿桶,去倒昨天晚上的‘夜香’!
这时候,胡同口的早点摊位上,偶尔也能看到一个金发碧眼的老外,一手提着尿桶一手提油条跟豆浆。
这种现象,在大学附近以及使馆附近的胡同极为常见。
除了大学附近以及使馆区之外,还有大量的在华务工的老外。
1984不仅仅是民营企业的元年,在这一年中更是有大量跨国企业来种花家开设了分公司。
做为一个10亿人口的超级大市场,商业公司可不希望错过机会。
这些企业不但带来了资金,技术,还带了大量的老外前来工作。
在当下这个年代,就算普通老百姓接触老外,也不像后世看过几本穿越小说的年轻人臆想的那么严重。
唯一需要担心的是,一但发生了纠纷报官,很可能老外会占点便宜而已。
来到故宫不到半小时,李悦就看到了十几二十个老外。
只是绝大多数,都是旅游团都有跟团的翻译跟导游。
好不容易遇到几个落单的,要么对方汉语说的比自己都溜,要不就是德语法语这些让李悦尴尬一笑的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