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杀身之祸一
说王大丫一行人,在老王头的介绍下,到了城里一间大酒楼里,做起了长工。由于没有银子,又算是“偷渡”进城,平日里除了给人喂马,劈柴,干杂活外。不能,也不敢离开酒楼半步。
按老王头的说法,等日后在城里谋了几个子儿后,再补一点银子给当事的,这手续就能给补全,到时候就能自由出入城里城外了。
对于酒楼而言,这种人勤快,老实,最关键的是便宜。
这日是王大丫来固城里的第三天,和前两天一样,王大丫正在给客人刷马,刹时间酒楼开始嘈杂起来。起初大丫还不以为然,认真的干活。
但没过多久后,六名衙役竟是手持长刀来到后院,其中五名,竟是直奔王大丫一行人而来。
王大丫几人哪见过这种场面,全部吓得呆在原地不敢有半点动弹。几名衙役雷厉风行,几个健步就冲到她们面前。这衙役一看就是训练有素,其动作出奇的一致,王大丫张婶等五人,都被统一的动作,一脚踢倒在地,面部朝下,双手被衙役手脚并用压在腰间,而后脖处被大刀抵住。
包括王大丫在内的几个丫头,一时间吃疼,都开始呜咽起来。
张婶也被吓傻了,心里嘀咕着,只是托人省了些入城费用,咋会有这么严总的后果?
“府衙办案,闲杂人等远离。”其中一个一直站在后院门口的衙役说道。
几息后,王大丫五人,手脚全部被铐上铁链,带回了府衙。
同一时刻,全城各处,有酒楼,赌坊,青楼等七八处,均发生了一样的场景。
府衙公堂内
“禀大人,嫌犯已全部缉拿归案,男十二名,女十一名,共计二十三人”一名头戴红边黑帽的衙役拱了拱手后又说道:
“已查实,此二十三人,均未在入城花册上登记。”
“好,将此二十三人暂时押入大牢,明日公开审理。”
不久后,衙役四处抓人的消息已传的满城风雨,正当全城都人心惶惶的时候,城门口告示栏张贴了新告示。
一时间告示栏便被围的水泄不通,很快,告示的内容便传遍了全城。
“喂,你听说了吗?早上抓人的事刚才发告示了,说是城里布满了敌国奸细”
“哎呀,听说了听说了,说是这次府衙出动了几百个衙役,进行全城抓捕,啧啧啧,不到半日就抓了好几十个,说是明日就会公开审理。”
“几百个衙役算什么,上街的老李你知道吧,他侄子可是我表哥的同窗,他年轻那会也是衙门当差的,说是这次抓捕,连仙师都出动了。”
“什么!连仙师都惊动了,那可了不得啊!”
“不是说,仙师们都不管我们凡间事务吗。”旁边另一个人,也凑过来问道。
“呵,你可真是小看了大燕皇朝。”
“嘘,小点声…”
…
府衙大牢内
王大丫一行五人被抓入大牢后,和另外两个女的关在了一起。
这牢房很大,一眼看去至少有十余间样式相同的牢房。每间牢房约有十多根大腿粗细的木桩子树立。每根木桩上每隔一段,就有一指宽的铁皮包裹。
木桩正当中有一个木制铁皮的牢门,牢门没有封底,而是高出地面一截,这一截大概就是一个碗的高度。
牢房内倒也并不脏乱,因为地下除了几个草席外空无一物,想要脏乱,也脏乱不了哪里去。
右上墙角有一个方孔,当然也可以理解为窗户,只有拳头大小,因此牢房里光线极差。
大家相互打听后才知道,他们入城的时候都不是按流程的。这样一来他们更加确定了被抓的理由。
此时一个中年妇女说道:
“咱们这一次,估计是遇到了打严,要不就是上头有大官来咱们城巡查,所以这次整得严了点。”
“那咱们会不会死啊?”王大丫一行中的李二妮问道。
“我看啊,就是走个过场,咱这点小事,犯不着…”中年妇女话还没把话说完,牢门外就走来几个衙役,打开牢门后说道:
“出来出来,男左女右,都给老子站好喽!”
随后此次被抓捕的所有嫌犯,全部被转移到了更下层的十多个小黑屋里。
这里原本是用来关押重犯的牢房,不到三平米的房间里没有窗户,光线只能靠没有关严的门缝漏出。
此时,黑牢房外又传来衙役的声音:
“所有人,把上衣脱了放在门口,我只数十个数,十,九,八……”
王大丫张婶李二妮正好被关在了同一个黑屋。张婶听了衙役的吩咐,一边脱去上衣,一边嘴里小声嘀咕着
“快快快,快脱,快脱”
十个数很快数完,黑牢房门随即被打开,几个女人上身虽然还有裹布包围,但王大丫等人,还是下意识的侧身双手抱紧于胸前。
好在门口的衙役只是取走了衣服就立刻关上了房门离开了。
“张,张婶,这是怎么回事啊?”突如其来的一连串变故,让大丫说话都有些颤抖。
张婶思索了一会后说道:
“应该,是让咱们换衣服吧,哦对,应该是让咱们换囚服。”
“囚…囚服,那咱们岂不是还要被关很久!”大丫的声音,变得更加颤抖,眼看就又要哭了出来,但很明显,她不敢发出太大的声音,所以强压着情绪和眼泪。
片刻后,牢门再次被打开,衙役随手将地上的衣服一扔:
“自己找自己的衣服,穿上后出来。”
王大丫三人一看,还是她们自己的衣服,这让她们更不解了,可是又不敢问,只好快速找到自己的衣服又穿上了。
她们不知道的是,衣服虽还是她们自己的衣服,但衣服内侧不起眼的地方,被绣上了很小的梅花。当然不光是大丫她们三人的衣服,所有被抓的囚犯衣服,都被绣上了同样的梅花标志。
普通的老百姓可能认不得,只知道是个不起眼的梅花图案。但如果拿给边境的将士,或者是燕国的文武百官,一看就知道,这是敌国鲁国旗帜上的梅花标志。
同一时间,边关要塞内:
汤正和几位副将及部下正在例行每日的军事会议。
“我刚收到消息,固城城内混入奸细数十人,诸位有何看法?”汤正正色道。
“不可能!我们与敌国已断交百年,我军边关审查严密,莫说是混入数十人,哪怕是敌国一只鸟也休想越池半步,事定有蹊跷。”
开口的正是汤正的得力部下骁北,其父追随上一代汤将军征战沙场多年。
此人十岁时就突破到了炼气三层,十八岁时修为就已达到炼气五层。如今二十有六,修为已至炼气七层二星。也因此被誉为百年来边关第一天才。
可只有极少人知道,真正的边关第一天才,其实另有其人。
“暗中调查,切记,不可与人发生摩擦。”汤正看了一眼骁北,随后挥手,示意骁北即刻出发。
王大丫几人换好了衣服后,又被安排回了原来的牢房。自从早晨被抓进来到现在,已经过了好几个时辰了。现在她们是又怕又渴又饿。
牢门外的两个看守,时不时的窃窃私语,和眼神的扫视,让王大丫多半猜到,他们是在讨论自己。
“啧啧,可惜了,除了黑了点和脸上的疤,这些个娘们儿里,还有几个水灵的。”其中一个身材矮小的看守摇头说道。
“上头可下了死命令,这些个奸细可碰不得,别动歪脑筋了。”另一个身材肥庸看守正色道。
“呵,奸细,你看这几个丫头,看着像奸细?”矮小看守说话时,把声音压得极低。
“想这么多干嘛,一会咱们就换班了,说是有新的衙役来看守,我看这事儿啊,的确不简单,不过咱们就别多管闲事了,当啥也不知道就行了。”
一个时辰后,走来了另外两个衙役:
“换班了,换班了。”
来人正是刚才两个看守口中的新衙役。交接了看守岗位后,两名一矮一胖的衙役走出了大牢。其实不光是他俩,所有当班的衙役此时已经全部被新人替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