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送药
韩江蓠为其求情,刘斯倒也不是真心要惩罚自己的小儿子,只是小儿有些顽劣倒是真的,平日里,自己总在朝堂之上争锋雄辩,多少会疏于管束小儿子刘名志。
“韩先生……”
刘名志刚回府,就不顾一切地向前冲,“韩先生,我给您找到了丹参……”他冒冒失失的正好撞在了刘斯的身上。
“父亲……”
他吓得一哆嗦,没曾想自己的父亲就站在韩先生的房间里。
“跟你说了多少遍了?不要这么横冲直撞,左耳听,右耳冒,你记不住是吗?”
刘斯愤怒的瞪大双眼看着小儿子刘名志,责备声不绝于耳。
“父亲,孩儿知错了,下次一定改。”
“改,改,改,说了多少次了?说到底,你改了吗?”刘斯差点气死,本来不打算发脾气,这一听小儿子的敷衍,他就控制不了了脾气。
“父亲,孩儿真的知错了,以后再也不莽撞了。”刘名志诚恳的保证着。
“你手里拿的是什么?”刘斯瞟见了小儿子手里的东西。
刘名志倒也不遮掩,痛痛快快的拿出来给他的父亲看一看。
“这不是丹参吗?你拿它做什么?”刘斯没有好脸色的问。
“父亲,这可是上等的好丹参,孩儿无意之中在拍卖行发现此物,听说此物能治心脏疾病,孩儿想着,将其拍下,送于韩先生。”
刘斯听着,瞬间放开了眉头,“看在韩先生的面子上,今日就不与你计较,如有下次,我定不饶你。”
刘名志见父亲已离去,欢欢喜喜的将手中的丹参递给了韩江蓠。
“给,韩先生,这可是我重金所求,务必要收下。”他手捧着丹参,就等着韩先生接着。
韩江蓠见状,感激万分的注视着眼前的这个少年,这个少年如此的重情义,只因他教导了几句,怎料这个少年却真的视他为“先生”。
“名志,我只是下山着了风寒,才引发了旧疾,过几日便好,你不用担心。”
韩江蓠缓慢的走到箱子跟前,这是他下山时所带来的箱子,里面大都是一些衣物,外加一些书籍。
他从箱子里拿出了一本书递给了刘名志。
“名志,这个是《玄铁志》的副本,拿回去交给你的父亲。”
“韩先生,为什么刚才……”刘名志想问的是,刚刚父亲还在这里,韩先生为什么不直接给他呢?还要兜这么大的圈子让自己代转交。
“就当是……我忘了吧!”韩江蓠摆了摆手,又坐下了。
这下,刘名志完全明白了过来,原来,韩先生是在感激他重金求药的份上,才给了这份人情。
小小年纪,领悟极快,韩江蓠看着刘名志远去的背影,会心一笑。
“少主……”
没等刘名志走多久,墙角外就传来了一个女子的声音。
韩江蓠四处观望,不见此人身影,“进来吧。”
刚说完,从门口处闪进了一个女子,此女子身材曼妙,脚步轻盈,若没有深厚的武功底蕴,很难察觉她的存在。
“你怎么来了?”
韩江蓠一眼便认出了她,是他的一个熟人,只不过没料到她竟如此大胆,敢擅闯丞相府。
丞相府乃重兵把守,里三层外三层,外人一般很难进入,能潜入进来,不被发现的,没有两把刷子,肯定会被当成筛子当场击毙。
“少主,我来是……送信的!”
该女子吞吞吐吐,话里有话,却又不知如何开口,也只能说是来送信的,当然,她的确是受人之托,来送信的。
“给我。”
如此一个美艳动人的女子,韩江蓠硬是没有多看她两眼,直接打开了她递过来的信件。
原来,写信的人正是凌岩山上的殿主唐雍,唐雍在心里极其担忧韩江蓠的处境,就像当初他阻拦韩江蓠下山一样,无论韩江蓠去哪都能好过一点,可偏偏就进了丞相府里,唐雍也是发了一顿牢骚,再加上千叮咛万嘱咐,总体来说,句句都透露出关心。
等韩江蓠看完了信件,眉头也是一紧,他也没曾想,自己刚入府,就病了大半个月。
“少主,唐殿主还给您带了一瓶活心丸,他知道您下山走的匆忙,没来得及准备。”
该女子从腰间掏出了一瓶药丸递给了韩江蓠,韩江蓠迅速的接过,把它握在了手里,愣是面无表情。
“还有其他的事情吗?”
“少主,我能不能下次再来?”
“不能。”
韩江蓠言辞直接的拒绝了她,她听着多少有些伤感,她其实愿意多跑几趟,但韩江蓠直接不给她任何的机会。
“那没有事情了。”
她只好作罢,不敢再次复述一遍,迈着不愿离开的步伐,刚走到门口,却听见,“下次,让卓石过来。”
韩江蓠连头都没抬,话语间,对她充满了冷漠。
“好……琛儿告退。”
她叫李琛,自幼就生活在韩家,自韩家被灭三族之后,她便没了依靠。
在她心中,这世界上唯一的亲人,可能就只剩下韩江蓠一个。
对韩江蓠来说,何尝不是一样,李琛对他而言,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越是这样,就不能让她有所闪失,他只能用这种绝情的方式撵走她,最好以后都不要来到这种地方。
此刻,丞相府里,刘名志将《玄铁志》交给了父亲刘斯,刘斯快速一阅,便赞叹不已,其中的思想体系非常全面,各个角度阐述了治国之本,他仿佛看到了一个熟悉的影子。
“难道是他?不可能……绝对不可能……”
刘斯暗自摇头,始终不敢相信这本书会是那个人写的,而那个人的书他也看过,里面的内容多有相似之处,但是究其深意又大相径庭。
《玄铁志》里也包含了大千世界之论述,刘斯也心生困扰,他断不能凭借感觉就认为韩江蓠与那人有着密切的联系。
他踌躇半刻,叫来小儿子刘名志,与其分享书中奥妙之处,也算是父子之间的一场探讨。
直到刘名志进入父亲书房,发现父亲嘴里不停的念叨着“不愧是天选之子,只可惜命太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