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评酱
好看的文学小说书评分享

主角叫长孙皇后李世民的小说观音婢免费看

第10章 无忌

太原的十月远比大兴寒冷,风声凛冽,黄土卷地。李世民站在高高的城门上,眺望远方。他们在八月份和九月份分别击退了突厥数次来犯,看着粮食入库,李渊父子一颗悬着的心才算是放了下来。今年,突厥在太原毫无所获,唐国公的实力雄厚已是突厥人尽皆知的事情。

那一日,李世民正在城门上远眺,突然听闻有人来报,说是长孙无忌求见。李世民大喜过望,他历来是个行为洒脱的人,太原现在又是自己的地盘,所以也不掩饰激动的心情,迈开步子朝着父亲的衙署走在。

衙署正门前,站着一个圆脸、瘦削的年轻人,这便是观音婢的同胞哥哥、李世民的大舅哥长孙无忌。无忌本是个深沉机敏的人,头脑极为聪颖,但因为长了一张面团团一样的圆脸,却反而多了几分讨喜的憨厚之态。无忌的母亲认为儿子长了这张圆脸少了几分威严,无忌倒是颇不以为意,认为一个人是否有威严并不在于长相。

长孙无忌并非只身前来,他的身后是五六辆运载货物的马车,皆有车夫驭马驾车。马车上虽有毡布遮挡,李世民已经猜到了是夫人托他带来的棉袍。

“一千件棉袍,我妹妹带人日夜赶制出来的,你可要用心发到将士手中啊!不许一个人私留!”

长孙无忌与李世民从小相识,年龄相仿,因此说话间颇为轻松随意。

“我私留了做什么?”李世民哭笑不得,“我一年才穿几件棉袍,我得活几百岁才能把这些袍子穿完啊!大舅哥辛苦,我安排酒菜为大舅哥接风洗尘!”

长孙无忌却没有随李世民动身的意思,“那我妹妹呢?她最辛苦,你要怎么慰劳她?”

“待我回大兴,一定一切皆随夫人的心意,哪怕是龙肝凤髓也为夫人摘到。”

李世民话音未落,只听到长孙无忌身后传来一声浅笑。刚才有无忌遮挡他尚未发现,此时只见无忌身后站着一位形态瘦弱的青衣小仆从,再看那长相,不是他的夫人观音婢又是哪位!

李世民的一颗心都要从嗓子眼里蹦出来了,他确定如果自己是什么妖怪,此刻一定已经激动地现出原形了。此刻已不是说话的时候,李世民满心满眼都是笑意,立刻热情地拉着长孙无忌往内堂走去。长孙无忌被拽着脱身不得,想到身后的妹妹,内心已经一片了然。

三人一起把酒言欢自不必说,观音婢恪守一位仆从的本分,坐凳子不过浅坐三分之一,随时站起来为两位大人伺酒布菜。李世民看不过去,想到夫人旅途劳顿,各种找理由想让她坐下休息。长孙无忌却不觉得有什么。

“我这位仆从,最是惫懒,一路上比我这个主子还娇贵,你且不用心疼‘他’,只管自己享用便是。”

李世民闻言不由得大笑,便也不再多想,尽情与长孙兄妹谈笑即可。

“这些年,托赖着世伯的帮助,我才能够把书读完。母亲有心想为我谋求一个官职,但我却并无此念头。我想你开府是早晚的事情,我便投身你那里,做一名僚属就好。我自觉学问不深,对天下大势掌握的还不透彻,正好这些年再精进一下,好助你一臂之力。”

长孙无忌一片肺腑,李世民能够全然感知。于是二人把酒言欢,更加尽兴,直到那位惫懒的“仆从”收起了他们的酒壶。第二日,长孙无忌拜见了巡视归来的李渊,一一备述了大兴的情况。别看无忌足不出户,俨然一副闷头读书的样子,可却消息灵通。他告诉李渊,最近有一些突厥人在大兴城活动,看起来是与隋朝官商做生意,其实到处在散步流言,说李渊想要据城自立。据长孙无忌推测,他们可能还会买通杨广近臣,使用离间之计。此事李渊已经通过唐国公府的人和老友故知那里知晓,但听到长孙无忌有条有理地一一尽述,推测也与李渊掌握的情况不差一二,便可知道长孙无忌的不俗。

此子可以襄助我儿!李渊心里暗暗感慨。

而观音婢的出现更是让李渊大吃一惊,他本想责备儿媳几句,却也不知道从何处说起。在这乱世之中,儿媳和儿子能够如此伉俪情深,且颇有胆识,也许是他们李家的幸事。他又想起自己的女儿来,一身武艺不输男儿,在军中也是颇有威望。即使把那些妇人和女儿家组织起来,似乎将来也能够御敌于家门之外,儿媳妇虽然身体孱弱、不习武艺,但也有一股英雄气在,颇有他已过世的爱妻窦氏的风范。本想嘱咐她以后要注意身体和安全,但看着世民和长孙兄妹都很开心,他做父亲的已经决心不再扫兴。

第二日,李世民身着便服,带着长孙无忌和观音婢扮成的“惫懒”仆从一起在晋阳城里四处走走。

晋阳城比大兴城更有王者之气,无忌和观音婢对视一眼,心里有着相同的感觉。古人说“潜龙勿用”,后又言“飞龙在天”,便可知道龙在潜伏的时候,积聚的是活力是实力,因此方可趁着尽头,一朝飞跃青云之上。大兴虽是皇城,但隋朝的统治已是江河日下,因此只能感受到一片暮气沉沉。而晋阳由于李渊的治理,则呈现着一派生机与活力。如果说隋朝的江山已经遍布积雪,那么晋阳就是雪下正在抽芽的麦穗。此时,世民的手已经握住了观音婢的手,但观音婢牢记自己现在是以唐国公府仆从的身份出现在这里,跟李世民手拉手像什么话。于是,观音婢瞅准机会把自己的手抽出来,把长孙无忌的手塞了进去。

此刻的李世民浑然不觉,仍然拉着身边的人的手。他有一肚子的话想跟观音婢说,可太原街头到处人来人往,他又感觉现在不是说话的时候。

直到三个人走出晋阳,李世民方才放开自己,转过头去想和观音婢讲话,才发现身边站着的竟然是神色窘迫的长孙无忌。而观音婢站在身后,早已经笑到捧腹。李世民经过了一瞬间的愣神,突然爆发出一阵畅快的大笑,无忌也带着几分尴尬嘿嘿笑起来。

如果没有观音婢,自己还能够享受如此的快乐吗?李世民被自己突然冒出的这个念头吓了一跳,强迫自己不去想这种扫兴的事情。

长孙无忌在大兴城闷得久了,此刻只想一个人到处走走。李世民和观音婢看着无忌走远,两个人便沿着田垄慢慢走着。

“兄长和三弟在河东郡颇有成绩,世家望族都认可他们。”

“夫君在晋阳更有所为。天下,是打出来的。皇位,是万民支持才能坐稳的。”观音婢轻轻挽起李世民的手,“夫君离父亲更近,对父亲更了解。”

“若是我们身处太平盛世,该有多好!”李世民由衷地感叹。

“夫君一片为民之心,我非常感动。但在观音婢看来,身处乱世是谁也不想的,但也是不能改变的。换个角度想想,这样也许能够给夫君一片新天地。”

“我和大哥……”

观音婢轻轻笑起来,为李世民掸去被风吹到身上的枯草。

“夫君每日追随父亲,似乎还没有学到父亲处世为人的精髓。你看,父亲与陛下是表兄弟,是骨肉相连的血亲。若陛下能够守为君之道,父亲必会恪守为臣之责。但陛下并未坚持为君之道,那么谁也不能够再指责父亲没有一直恪守为臣之责,除了那些迂腐之人。夫君只管做自己该做的事情,以后的事情怎么样,终究还是要看大哥怎么做。”

李世民内心一片豁然,与观音婢相互依偎着向远处走去。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