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回门
南巧巧尴尬的笑了笑:“谢谢大爷,昨天去县上,忘带伞了。”
“有事喊大爷就行!”
憨厚的王大爷赶着牛车到了县里。
南巧巧原计划是烟酒糖茶基础款,到了集市上才发现是她无知了。
这个世界根本没有烟,茶也属于奢侈品。
最后只买了2斤鸡蛋、一包蔗糖、一匹粗棉布、一坛黄酒。
这些就花了近1两银子。
本来王大爷说像他们这种人家,能带点鸡蛋就不错啦。他家大姑娘回门的时候就带了一篮子鸡蛋和一小袋玉米面。
可是作为现代人的南巧巧,对于送礼送四样是有种莫名的执着的。
去往尚才村的路上,南巧巧梳理了一下南家的信息。
南家祖上曾官拜从四品通州知府,当初也是一时风光无两,就连尚才村的名字都是当时那位祖上给取的。
这话从他爹口中听过无数次了。
本想再进一步的时候,卷入了夺嫡之争,也幸因是外放的官员,只判了男丁流放。
虽然对于养尊处优惯了的人来说,很难在苦寒之地生存,但也还是有几个人坚持到了新帝的大赦。
自此,南家没落,一蹶不振。
皇帝更替了一轮,又一轮。
直到南家到了她父亲这一辈,甚至连个秀才都考不上了,她父亲一心想重现祖上荣光博个功名,二十年了,却还只是个童生。
这边南巧巧整理好思绪,就见另一边卓季同也在闭目养神。
这家伙应该在看第一个月的任务信息吧。
南巧巧想着也顺便看一眼。
却听赶车的王大爷喊道:“秀才,秀才夫人,尚才村到啦!”
听到这话,她才想起来,卓季同那位原主,还是个秀才呢!
当初她爹一心要给她找个读书人,可读书人若是考取了功名,娶个官家小姐都是行的,哪里看得上南家那清贫模样。
因此,当卓季同前来求娶时,她爹满心欢喜的把她嫁掉了。
待走到南家门口时,王大爷嘿嘿笑道:“秀才,秀才夫人,俺在村口等你们。”
南巧巧讶道:“呀,哪能让大爷你独自在外等呢,进屋一起吃一口呗。”
王大爷直摇头:“使不得使不得,俺带了干粮的。”说罢,跳上牛车就跑了。
速度之快,看得两人目瞪口呆。
收拾好情绪,又嘱咐了卓季同一番,两人敲门。
约么一会儿功夫,门开了,门后秦茹眼含泪光看着她养了十六年的女儿。
南巧巧也不禁有些动容,叫了一声:“娘!”
卓季同做了下心理建设,也跟着叫了声岳母大人。
“哎,瞧我。”秦茹抹了把脸,“快进屋。”
二人跟秦茹进了院子,南雨道背着手站在正房门口。
南巧巧拉着卓季同走上前,叫了声:“父亲。”
卓季同行了个礼:“岳父大人。”
“嗯,进屋坐吧。”南雨道显得颇为严肃。
进屋落了座,南雨道简单的问了几句话。
就听屋外传来明朗的喊声:“娘,是否妹妹回来了啦?”
人未到声先至。
待到那声音主人的身影刚跑进屋里,南雨道一声怒喝:“咋咋唬唬成什么体统?”
那人猛的一个急刹车,局促喊道:“父亲。”
南雨道皱眉:“你看看你,有个当哥的样子吗?”
南巧巧闻言抬头看向来人。
眉清目秀,一眼看上去并不十分出众,却很耐看。
这样的长相和身材,在这盛产魁梧汉子的北地,稍显柔弱了些。
这是她的同胞哥哥,名叫南北星。
听名字就知道,是从出生就被他爹寄予厚望的。
奈何,实在不是读书的料。她爹只得将目光放在她身上,指望她找一门好夫婿。
南北星搭拉着脑袋不说话。
“哥。”南巧巧起身解围。
“大哥。”卓季同赶紧起来跟了一声。
南雨道见自家女婿在,也不好叫人看笑话,语气缓和:“叫你办的事怎样了?”
南北星先是低头朝妹妹妹夫咧咧嘴,然后正色道:“回父亲,二叔、三叔说一会就到。”
没一会,院外传来叩门声。
“定是二叔、三叔到了。”南北星撒丫子就跑去开门了。
再多待一会儿,他怕心脏负荷不了。老爹对他满满的嫌弃呦!家里的老鼠屎都比他强!
南家二叔南雨归、三叔南雨时,十四年前就已经与南家老大南雨道闹翻了。
兄弟三人这十四年来也仅是在年节等重大日子维持着表面的和平,平时则丝毫没有往来。
毕竟家丑不外扬嘛,南家兄弟阋墙岂不是叫他人笑话。
于是兄弟三人都默认了这种相处模式。
至于十四年前发生了什么,南巧巧只知道似乎跟她的小姑姑南雨欣有关。
记忆里原主曾问过秦茹,可秦茹不肯告诉她。
南家老二老三两家人进屋后,众人简单的见了礼,闲话几句。
南巧巧就和女眷们一起到厨房帮忙了。
卓季同看她走了,想跟着走,可情况不允许啊,只得发挥大老板的特长,淡定!
上辈子也算见过不少大场面了,怂个啥。装腔作势咱可最有一套!
那边前屋维持着兄弟们尴尬的体面,这边厨房里叽叽喳喳好不热闹。
“他们兄弟闹他们的,咱们妯娌走咱们的,甭管他们。”秦茹一边切菜一边跟俩妯娌唠嗑。
二婶叫张棉,三婶叫李姝。
三个妯娌一看就很熟悉不生分,说说笑笑融洽的很。
两个婶子手上也没闲着,都是能干的妇人。
干完这样干那样,速度快得直让南巧巧咋舌。
二婶家一儿一女。女儿叫南雅雅,嫁的是临县朱木匠家,今日没来;小儿子南黄,16尚未娶亲。
三婶家两个儿子。大的叫南石,15;小的叫南木,刚满10岁。
南巧巧一瞧,三人这架势一个赛一个,她也插不上手,就把她买的回门礼拿进来。
秦茹见了嗔怪道:“买这些干啥,浪费钱!”
“娘,这可是女儿的一番心意呢。”
“是啊,大嫂,巧巧心疼你呢。”二婶张棉掩嘴笑道,“看看我家那个浑小子,啥时候心疼过他娘?”
“哎呀,二嫂,你好歹还有个雅雅疼呢,你再看看我家那俩玩意儿,一个赛一个的皮。”三婶李姝可不干了。
“她二婶,你家雅雅可是个懂事孩子,你可别不知足啊。”秦茹知道,张棉对于女儿的婚事,一直耿耿于怀。
“我知道,就因为她懂事,当初才……唉,还是你家巧巧命好啊,嫁了个秀才郎,模样生的也俊。”二婶十分羡慕。
“我知道你嫌那朱木匠年纪大,还是个没了婆娘带着娃的,雅雅嫁过去就得给人当后娘。可是人家那是手艺活,比咱在地里刨食可强多了。朱家家里颇为殷实,对雅雅也是不差的。”秦茹劝道。
“是啊,二嫂。”三婶也跟着劝道,“我娘家有个亲戚就在临县,听说那婆婆也不错,咱们雅雅进门就掌家,虽说小门小户,但是哪个婆婆舍得呢?”
“你们说的都对。”张棉叹道,“只是哪个当娘的不希望自己的女儿嫁个如意郎君呢?也罢,当初也是雅雅自己愿意的,现在她过的还不错,我还有什么不甘心的呢,有多少人还吃不上饭呢。”
“你这么想就对了,咱们虽然穷,可也没饿着冻着,人呐,得知足。”秦茹就挺满意现在的生活。
南巧巧见八卦也听完了,自己在这也帮不上什么忙,于是对秦茹说道:“娘,我嫂子呢?我去看看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