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网络小说明末风流 是著名作者善良的土豆的最新佳作,主角是朱由检。书中主要讲述了:话说黄道周其好友陈天定、徐霞客数日之后收到寄来的信件也是被折磨的欲仙欲死。同时想着其收了一位聪颖的弟子,又为好友感到高兴。徐霞客正好在外游历,本不打算北上,见好友信件,自己也是好奇好友新收的弟子,琢磨……
《明末风流》 免费试读
话说黄道周其好友陈天定、徐霞客数日之后收到寄来的信件也是被折磨的欲仙欲死。同时想着其收了一位聪颖的弟子,又为好友感到高兴。
徐霞客正好在外游历,本不打算北上,见好友信件,自己也是好奇好友新收的弟子,琢磨着什么时候安排,北上去京师一趟,顺便见见多年的好友。
当然这都是后话。
朱由检,这些时日也没有闲着,除了每天上课之外,便是锻炼身体。没有一个强健的身体,哪能期待后事。
他也想明白了,很多事情,自己并不能做。毕竟只是一位工具人,工具人就要有工具人的觉悟。他要是敢做出些许僭越之事,怕是顷刻间一切都不会存在了。
但是对于朝堂来说一些无关紧要的事,对以后却有着决定性作用的事情,还是得想想办法。比如高产的粮食等等,得想办法往陕西弄,或者大规模的推广也行。不然到时候自己继位也没有办法不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啊。
黄道周、朱由检两位师徒在王府每日斗法,乐不此彼,关系也越发的亲近。哪个师父不喜欢聪明的学生呢?
数日之后,一次课上,朱由检问黄道周:
“先生,唐朝如此强盛,为何会衰落?最终导致灭国?”
答曰:“唐朝末期,皇帝昏聩,重用宦官阉人等奸佞之臣。导致国本混乱,同时藩镇自雄,中央无力。最终导致其灭亡。”
分析的还是挺到位的嘛,我这位先生看来也不是腐儒嘛。
“哦,先生,那元朝呢?号称打到了世界的尽头,何其强大,为何会被太祖仅仅用了十多年时间就将其推翻?”
朱由检像一个好奇宝宝似的问道。
黄道周向天拱拱手道:
“太祖乃雄姿英发,威加海内,顺应天命,元朝安能不灭。”随即又道
“这个问题,你要自己去想,今日便不抄书,就当今日课业,明日为师检查。”
次日,黄道周检查朱由检课业,朱由检一阵懵逼,昨日不是说没有书抄?哪来什么课业?看着黄道周脸色渐渐变黑,随即想到元朝的问题。便立刻道:
“先生不是学生没有准备,而是一直记在脑海呢。”
黄道周脸色稍转,沉声道:
“你便说来。”
“元末,苛政猛于虎,官员横征暴敛。土地兼并特别严重,大部分土地都在贵族收中。百姓无地可种,大部分依附于各个大地主。”
“加之天灾不断,颗粒无收,百姓无以食。不顾百姓死活,赈灾军粮被各级官员层层贪食,落不到百姓手中,最终导致贼盗遍地。义军四起。”
“这是其一,底层人命得不到活路。自然要反。”
“其二,文化差异,蒙元不自知。蒙元蛮横,视我汉人如猪狗,蛮夷入中原却不尊重中原文化,欲毁我衣冠。汉人士族得不到晋升之路,见义军揭竿而起,有识之士便一呼百应,群起而攻之。蒙元安能不败。”
“其三。。。。。。”
黄道周见朱由检侃侃而谈,心中震撼其见识,问题看得如此透彻。而今朝堂之中,今上大用阉人,和唐末,唐玄宗大用宦官。何其相识否。
心中不免一阵难过。又想着自己的学生朱由检乃今上胞弟,花开两朵,各表一枝,却是松柏各异。
难免生出“这位若是今上。。。。。。”赶紧掐灭念头。随即捻须笑道:
“好、好!”随即又想到什么,看向左右,见无人在旁。又赶紧道:
“你我二人今日所谈及,万不可让第三人知晓。你可明白?”
黄道周也明白,一个安乐亲王有此见识,怕并非幸事。
“学生知晓。”朱由检随即有点不好意思的说道。
刚刚说的忘情,便一股脑儿的把自己知道的全盘托出。这会儿黄道周提及,便也一阵后怕,虚心的向左右瞧了瞧,还好没人。
殊不知,说者无意,听者有心。他的这番言论,早被候在外面的王承恩听了去,只是宫人来唤,便早早离了去了。
又乖戾笑道:
“先生教训的是。”
黄道周见他惫懒模样,不由一阵好笑,毕竟还是一个孩子啊。定要维护一二才是。虽刚刚不见周围有人,难免隔墙有人。随即赶紧沉着脸,严肃道:
“切记,万不可心猿意马,到处炫耀。若有人提及,便说乃先生所教便是。”
朱由检一愣,来到这个时代几个月了。
第一次见有人如此关心自己,如此维护自己。心中不免戚戚,眼眶微微发红,正色道:
“多谢先生,先生维护之情,学生铭感府内。”
黄道周见他说的煽情,心中快慰,学生聪明,一点就透。脸上仍摆出一副严厉模样道:
“哼,知晓便是,不必多言。”
好、好、你傲娇,就你傲娇行了吧,朱由检心道。
日子就在这种和谐的气氛中悄然而过。
小说《明末风流》试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