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评酱
好看的文学小说书评分享

苏逸朱标小说《视频通古代,开局盘点最有梗皇帝》最新章节已更新

最近比较火的一本小说《视频通古代,开局盘点最有梗皇帝》,主角是苏逸朱标,主要讲述了:【最离谱的是,步履要稳重,不管你是残疾老头儿,还是吃坏肚子憋不住。】【你进宫走路的时候,必须表现得像个公务员,否则都会被负责纠察的御史记录下来。】【等上完早朝,找你秋后算账。】【惨吧?】“我测,这个时…

苏逸朱标小说《视频通古代,开局盘点最有梗皇帝》最新章节已更新

《视频通古代,开局盘点最有梗皇帝》免费试读第四十一章 大明官员拿多少工资?高薪养廉还是严刑峻法?

【最离谱的是,步履要稳重,不管你是残疾老头儿,还是吃坏肚子憋不住。】

【你进宫走路的时候,必须表现得像个公务员,否则都会被负责纠察的御史记录下来。】

【等上完早朝,找你秋后算账。】

【惨吧?】

“我测,这个时间点,我人麻了!”“闻鸡起舞都算迟到··”

“每天上早朝?这是要人命啊?三点起床天都还没亮吧?”

“更离谱的是住得远的,12点起床,我玩大半年命都没了。”

“古代没什么快速交通工具,通勤时间直接爆炸。”

历朝历代古人们看到这段描述,纷纷点头。确实惨!

那些描写刻苦的诗句。

如颜真卿的: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三更起床,已经算是刻苦读书。

但对比十二点起床赶早班···十二点起床,能睡几个小时?

还要时时刻刻打起精神注意仪表,保持良好精神状态。

想想就无比折磨。

大汉高祖位面。

刘邦翘着二郎腿有些无语。

“这明朝的开国皇帝,完全不懂享受生活啊!”

“努力了大半辈子,都不懂得放松一下。”

“学学朕,五天一朝不好么?”

刘邦心里觉得,天天上朝,哪有那么多事情要汇报。大臣们有公务要处理。

而皇帝每天批阅奏折,自身也需要一些休息时间。朱元璋的做法有点违背常理了。

五天一朝才是最合理的。大秦位面。

赢政的反应和刘邦恰恰相反。

他连连点头,语气中对朱元璋很是欣赏。“此人颇有朕之风采!”

“身为一国之主,就该如此!”

在秦始皇眼中,朱元璋简直做得太好了。无论是用类似法家的严刑酷法来约束官史。还是勤政处事。

都让赢政看到了自己的影子。

他同样是个工作狂魔。

批阅奏章不以数量计算,而以重量计算。每天不批完120斤竹简不睡觉。

两人在勤政方面如出一辙。

同时,赢政眉头微皱,对天幕上描写官员的“惨”字有点小意见。

“三点起床,仅仅如此?”

“这有什么惨的?”皇帝都这么勤劳了。

手底下的官吏起得更早一点,不是理所应当么?

【但是,更惨的,还在后面呢!】

【这人吃五谷,总得生病吧?况且,你还让人家起那么早。】

【再说,谁还没有个不想上班的时候呢?】

【病了请个假调养一下身体不过分吧?】

【可是朱元璋规定,不管哪一级的官员,要想养病,就必须先让太医院出具证明。】

【然后派惠民药局的官员,亲自去核实。】

【看你这小子有没有撒谎,核实完毕,才将相关信息禀报该皇帝。】

【最终皇帝拍板,决定准不准假。】

“突然想看专业装病十年的司马懿遇到朱元璋会怎么样。”

“司马懿装病还挺像的吧,皇帝跟曹爽都派过太医去看,愣是没看出来。”

“没用,老朱可不跟你玩那些虚的。”

“老朱:十年了你怎么还没死?我送你一程吧。”历朝历代的古人们看到这里都升起同情之心。

这也太惨了。

如此复杂而漫长的流程,最后还不一定能批准。这谁还敢请假啊。

走完请假流程,只怕病都快好了。

【而且,请假制度在明后越来越严,严到了任职满9年,才能发起请假流程。】

【请假不允许,你起码给我放假吧,这人又不是机器,总得劳逸结合吧?】

【朱元璋表示可以放,但只能放一点点。】

【他规定只允许官员一年休息三天,也就是春节,冬至,皇帝生日。】

【这就有点离谱了呀。】

大秦位面。

看到这里,就连赢政都感觉有点离谱了。

秦朝虽然虽然没有放假制度,但是日常有事可以“告归”。也就是请假。

任职满九年才能请假···这区别对待确实有些不近人情了。官员又不是机器人,不可能总是在岗位上工作。

【汉朝实行的是上5天休一天,和现在的双休,也就出入一天。】【下面的隋唐,稍微次一点,但人家那也是上10天休一天。】

【看上去似乎比汉朝待遇差点儿,但隋唐有法定假日啊,像春节、冬至这种大型传统节日,一次性也能放假七天。】

【另外,中秋、端午、皇帝、佛祖的生日等也是国家法定假日,至少也有一天。】【一年算下来,最起码有几十天的休息日。】

【怎么到朱元璋手里就不把人当人看了?】

看到这里,在凌晨三点的寒风中瑟瑟发抖的大明官员们长叹一口气。但是一句抱怨的话都不敢说。

没办法,在朱元璋的麾下。他们就是牛马。

就算一年只放一天假,甚至不放假,他们也得受着啊!

【其实吧,朱元璋本人也很字苦。】

【他事必躬亲,所有大小事情都要亲自先过一遍后,才吩咐下面的官员去执行。】

【由资料统计,朱元璋每天要看200份文件,处理400多件事情。】

【别说休息不好,有时候通宵达旦没睡觉,早上擦把脸又去开早会了,你委屈朱元璋还委屈呢,谁给我放假啊?】

大明位面。

朱元璋的脸上露出欣喜的表情。

忍了那么长一段,终于说到他的不容易了。

狠狠点头.jpg

“说得对,朕以身作则,一天到晚累死累活的,谁来体谅体谅朕?”“升官发财往他处!朕的朝廷,不是享福的地方!”

一旁,睡眼朦胧的朱标迷迷糊糊道:

他也还没清醒,就从被窝里爬起来观政了。

【可能有人会问了,官员们这么拼,那最后能混个什么官位呢?】

【明确地告诉你,朱元璋做得更绝,简直是把官员的上升通道堵死了。】【明朝文官最高级别是六部尚书,却仅仅只有二品。】

【可能有人会问,内阁不是很牛吗?】

【其实不然呢,内阁大学士也只正五品。】

【而什么首辅之类的,确实只有一品,但都是什么太师太傅之类的虚职,没有什么实权,真正算是五品官。】

【当然,有实权的一品官有是有,但只给开国元勋和王爷。】

【要么是陪老朱打过天下的,要么是老朱的血亲。】

【这两点是后来人磕破头,也实现不了的。】

【这些都还将就着能忍,上班早,不给请假,官给得低。】

【没关系,为了养家糊口嘛,最重要的是你把钱给够了就行。】

【可是,朱元璋的做法只表明一个态度,你爱干不干。】

大明成祖位面。

朱棣看不下去了,准备站出来说几句公道话。

“朱家澄清宇内,克复华夏,享受一些爵位有什么问题吗’?”“那些开国大臣更是战功赫赫,有从龙之功。”

“一品权位,理应给予这些人。”

“那些后来读书做官的人,怎么和这些前人比较功劳?”朱棣摇摇头。

当然,私底下没说的话,就只有朱棣自己知道了。一品的待遇虽然高,但是享受不到啊!

洪武后期杀开国功臣给朱允炆铺路,而他造反成功后,也开始削藩。

没办法,上车之后必须把后来人的路堵死。

【那么明朝官员的工资有多低呢?】

【朱元璋规定,一品大员俸禄1044石粮食。】

【按照两石米等于一两银子,一两银子等于660元换算。】

【一品大员每年有34万多的收入,好像还挺多的。】

【但是你要知道,这可是给一品的,一品有多难得?万里挑一啊!】

【品级越低,工资越低,往下依次递减,到了正七品知县,一年只有90石米的禄。】

【算下来29000多块,年薪3万不到,还不如回家种地呢。】

“查了下,一石等于120斤,90石也就是10800斤大米,折合到月是900斤米“好像还行啊?”

“真不太行,人不能光吃米吧?光吃米没油水饿得很快的,一顿饭光吃米能吃一斤多。”“换算成柴米油盐什么的,再随便养两个人,当场就破产了。”

大汉武帝位面。

刘彻看着天幕,有些意动。

他与桑弘羊商量到:“桑卿,若是我大汉学明朝此法···”

缺钱的刘彻,早就已经悟出了开源节流四个字的真谛。

眼下这不就有一个现成的办法吗?

“陛下,不可!万万不可!”

桑弘羊差点被刘彻的想法吓得亡魂皆冒,连道不可。

“予之易,取之难,如果突然降低官吏们的俸禄,只怕会造成大乱!”

而且如果真的降低体禄,他桑弘羊作为始作俑者被知道了,就不用在官场上混下去了。

大清位面。

纪晓岚看了一眼身旁的和珅,突然道:

“和大人还是有些才能的,不知是否有意?”和珅被突然这么一夸,心里有些不妙的预感。

“才能?什么才能?纪晓岚你别拐弯抹角的!有话直说!”

纪晓岚哈哈一笑,指了指天幕:“和大人有治世之才,却成天在这里研究如何贪墨银两,大大限制了你的发挥啊。”

“所以要我说”,纪晓岚吸了几口烟,吞云吐雾道:“就应该把你扔到这大明,在朱元璋手底下做事。”

“如此一来,你就不想贪钱,能一心为国做事了!”听完此话,和珅当即瞪了他一眼。

他就知道这个纪晓岚没安什么好心!

【更惨的还在后面,那个时候知县不仅担任着县长一职,还兼任当地审讯刑罚等工作。】

【他不仅要用这点钱来养家糊口,还有打赏下面办事儿的小史。】

【什么看门大爷、收发员、厨师等等,都需要他用这2万多去养活。】

【本来就少得可怜,这样一分更是捉襟见肘。】

【再说官场上混,免不了逢年过节走动什么的。】

【这一年下来,2万的工资牙缝都不够塞。】

【不够怎么办呢?有人就想到了贪,反正这是你老朱逼我的。】

大明洪武位面。

户部侍郎郭恒看着手里的票据,一言不发。

浙省本该上缴四百万石粮食,但现在只有两百万石。少的去哪了呢?

没错,就是在他手里。

他的想法很简单,就是被朱元璋逼的。

他身为户部侍郎,不贪的时候除了官服基本买不起衣服,甚至一年到头都吃不了几次肉,清苦度日。

这种情况下,他怎么忍得住不伸手?开始是一两,五两,二十两…

但很快他就明白了,以朱元璋的治理贪官力度。

他迟早要被发现。

于是郭恒就开始破罐子破摔。

反正都要死,不如在这短短的时间里,享受一把人生。秋粮二百万石!

这笔巨款,足够他享受到死为止。

【但经历过被贪官污吏坑害的朱元璋,对这一点了解得不能再清楚了。】

【他巴不得这些贪官污史,全部人间蒸发。】

【洪武二年,朱元璋就在大明律中颁布了有史以来最严厉的肃贪法令。】

【法令明确规定,只要贪了超过80贯,或监守自盗达40贯,通通绞刑处死。】

【我们对这个数额进行粗略换算,洪武年的40贯不到现在万元。】

【贪2万就要处死,足以见得朱元璋的严厉。】

【后来他见严刑之下还有法外狂徒,更是直接取消了40贯的限制。】

【只要贪了,不管数额多少,都是一死。】

看到这里,历朝历代的官员们都在心中腹诽。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法令如此严苛,做官的报酬如此微薄。那还当官做什么呢?

这朱元璋简直太过分了!

大明洪武位面。朱元璋面露不愉:

“贪官污吏,人人得而诛之!”

“做官二字,这官的下方二口便是百姓,上方宝盖便是官府,为百姓撑起一片天!”

“苦要先吃,罪要先受!”

“做官就不能想着享福!起码在我朱元璋的眼皮底下,绝无可能!”

【为了让这条法令更加具有威慑性,他又专门针对贪官设置了一系列酷刑。】

【看到这里,可能会有人觉得别当官儿了,还是当个普通百姓好。】

【但朱元璋的反贪决心远不止此,明朝对贪官的监察制度有多严?】

【朱元璋在京城设立了六科给事中,赋予监察百官之权。】

【又在每省设立监察御史,虽然只有正七品,但对地方官员直接负有监察职权。】

【没有上级,对皇帝直接负责,部分御史更是直接被派遣分巡天下。】

【他们以皇帝的名字代天子巡狩,可以很豪横的大事奏裁,小事立断,抓到贪官不用上报,直接就地处理。】

小说《视频通古代,开局盘点最有梗皇帝》试读结束!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