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评酱
好看的文学小说书评分享

第3章

蓬莱的晨雾刚漫过知府衙门的石阶,差役就捧着一个烫金漆盒快步进来,铜锁上刻着的“武”字在晨光里泛着冷光——是武后的密信到了。狄仁杰指尖刚触到盒面,就听见差役的心声:“洛阳来的使者说,这信得亲手交给狄知府,路上换了三拨人护送,怕是有大事。”

谢琅正坐在案前整理粮船缴获的账本,见此情景立刻起身,帮着狄仁杰打开漆盒。信纸是特制的暗纹纸,上面的字迹清隽却带着威严,武后在信里写得直白:“东宫詹事府已暗中联络突厥,约定下月在莱州边境汇合,欲借突厥兵乱牵制京中兵力,你需即刻盯紧莱州动向,切勿让他们得逞。”

“突厥兵乱……”狄仁杰捏着信纸,指节微微发白。他耳尖动了动,听见后院传来一阵细碎的脚步声,一个扫地的老差役正低头清扫,心声却藏着慌乱:“得赶紧把武后送信的事告诉莱州的人,不然首领饶不了我!”

这老差役是张谦当年留下的人,之前清查余党时,因他年纪大、平日沉默寡言,竟被漏了过去。狄仁杰不动声色,对李元芳使了个眼色,低声道:“去看看后院的柴房,昨日送来的柴好像不够用了。”

李元芳会意,握着弯刀往后院走。老差役听见这话,手里的扫帚“啪”地掉在地上,转身就想跑,却被李元芳一把抓住。“狄知府饶命!我只是个传信的,莱州那边的人说,要是武后有消息,就往望海楼的烟囱里塞纸条!”他的心声里满是恐惧,“他们还说,莱州湾藏着三艘快船,装的都是给突厥的弓箭!”

谢琅立刻拿出莱州舆图,指尖点在莱州湾一处叫“黑风口”的海湾:“这里礁石多,水流急,最适合藏船。我之前查典籍,说黑风口有个天然岩洞,能容下好几艘船,寻常人根本找不到。”她的心声里满是急切:“得尽快去黑风口,要是让快船出海,突厥那边就会收到军械,边境就危险了。”

林阿翠这时也跑了进来,手里攥着一张渔民画的草图:“狄郎君!渔民说今早看见三艘快船从黑风口出来,往突厥方向开,船上蒙着黑布,好像装着长东西!”她的脸颊通红,显然是跑了很远的路,心声里满是焦急:“我已经让渔民驾着渔船跟着了,他们熟悉海路,能悄悄跟着不被发现。”

狄仁杰立刻起身:“元芳,你带二十名差役,乘最快的官船去黑风口,追上那些快船,务必截住军械!阿翠,你跟渔民汇合,给元芳带路,留意海上的暗礁!”他又看向谢琅,“你留在衙门,继续审问老差役,查清莱州那边的接头人是谁,还有没有其他藏船点。”

众人领命而去,衙门里瞬间安静下来。狄仁杰走到案前,重新拿起武后的密信,目光落在“京中兵力”几个字上——东宫敢联合突厥作乱,定是在京中也有安排,说不定想趁机逼宫。他刚要提笔给武后写回信,就听见外面传来一阵马蹄声,一个驿卒翻身下马,手里举着个红色的信筒:“狄知府!洛阳苏姑娘托人捎来的急信!”

信是苏娘的字迹,笔画有些潦草,显然写得匆忙:“洛阳东宫动静频繁,赵文昌家人被转移至东宫别苑,同乡说东宫在暗中调动府兵,似有异动。我已设法拿到别苑的地图,若需救人,可让元芳联系济世堂的王掌柜。”信末还画了个小小的酱肉图案,旁边写着“记得吃饭”,像是怕他担心,特意添的安慰。

狄仁杰捏着信纸,心里又暖又急——苏娘在洛阳孤身一人,还敢帮他打探东宫的消息,万一被发现,后果不堪设想。他立刻找来谢琅,把信递给她:“元芳去了黑风口,我得亲自去洛阳一趟,一来送截获的军械账本,二来看看苏姑娘的安危,顺便把东宫调动府兵的消息告诉武后。”

谢琅点头,从布包里拿出一个小瓷瓶:“这里面是解毒的丹药,洛阳不比蓬莱,你要多加小心。我会看好衙门,要是莱州有消息,立刻派人通知你。”她的指尖轻轻碰了碰狄仁杰的袖口,心声里满是担忧却故作镇定:“你一定要平安回来,蓬莱还等着我们一起查案。”

狄仁杰接过瓷瓶,郑重地点头。当日午后,他就乘上了去洛阳的官船。船行至中途,遇到了李元芳派来的信使,说已在黑风口截住两艘快船,缴获了五十把弓箭,还有一艘快船跑了,林阿翠正带着渔民追赶,应该很快就能追上。狄仁杰松了口气,让信使转告李元芳,截住快船后立刻回蓬莱,协助谢琅清查莱州的余党。

三日后,官船抵达洛阳。狄仁杰没先去上阳宫,而是绕去了崇业坊的举子栈。苏娘正站在廊下晒酱肉,看见他回来,眼睛瞬间红了,快步迎上来:“狄郎君!你怎么回来了?蓬莱的案子办完了?”她的心声里满是惊喜,却又藏着一丝紧张:“还好他没事,东宫的人昨天还来坊里问过有没有外地来的官员,可别被盯上。”

“我来送证据,顺便看看你。”狄仁杰拉着她走进屋,把门关上,“你打探东宫的消息,太危险了,以后别再冒险了。”

苏娘却摇头,从抽屉里拿出一张地图:“这是东宫别苑的地图,赵文昌的家人被关在西厢房,王掌柜说别苑的守卫夜里会换班,那时救人最方便。你要是需要,我可以让王掌柜帮忙安排。”她的眼神坚定,心声里满是认真:“你为百姓做事,我也想帮你,不能只让你一个人冒险。”

狄仁杰看着她手里的地图,心里满是感动。他刚要说话,就听见外面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苏娘的邻居慌慌张张地跑进来:“苏姑娘!东宫的人来了,说要查坊里的外地官员!”

苏娘脸色一变,立刻把地图塞进狄仁杰的怀里,推着他往后院走:“后院有个地窖,你先躲进去,我去应付他们!”她的心声里满是镇定:“绝不能让他们找到狄郎君,不然之前的努力就白费了。”

狄仁杰刚躲进地窖,就听见外面传来东宫侍卫的声音:“有没有看见一个穿青布官袍的男人?是蓬莱来的知府,叫狄仁杰。”

“没见过。”苏娘的声音很平静,“我这栈里都是些待考的举子,没有外地官员。”

地窖里黑漆漆的,狄仁杰能听见自己的心跳声,还有苏娘强装镇定的呼吸声。过了约莫半个时辰,外面的脚步声终于远去,苏娘掀开地窖的盖子,脸上带着些苍白:“他们走了,你快走吧,去上阳宫,那里安全。”

狄仁杰握着她的手,轻声说:“等我处理完洛阳的事,就带你回蓬莱,那里不会有危险。”

苏娘点头,眼眶红红的,却笑着说:“我等你,还给你做酱肉。”

狄仁杰离开举子栈,快步往上阳宫赶。刚到宫门口,就见武后的贴身宫娥迎了出来:“狄郎君,武后正在暖阁等你,她说你定会今日来。”

暖阁里,武后正对着一幅边境舆图出神,见狄仁杰进来,指了指舆图上的莱州边境:“你截获军械的消息,元芳已经派人送来。东宫联合突厥的事,我已派兵去边境防备,你来得正好,赵文昌的家人,还需要你去救——他们手里有东宫贪赃枉法的账本,是关键证据。”

“臣愿往。”狄仁杰拱手,心里却想着苏娘的安危,“只是洛阳东宫的势力仍在,苏娘在举子栈,恐有危险,还请陛下派人保护。”

武后点头,对宫娥吩咐:“派十名侍卫去崇业坊举子栈,暗中保护苏姑娘。”她又看向狄仁杰,“救人之事,你可与王掌柜联系,他是我的人,会帮你。”

狄仁杰心里松了口气,拿出苏娘给的地图:“臣已有别苑的地图,今夜便可行动。”

夜色渐深,洛阳的月光洒在东宫别苑的墙上。狄仁杰跟着王掌柜,趁着守卫换班的间隙,悄悄摸进西厢房。赵文昌的妻子抱着账本,看见他们进来,激动得浑身发抖:“这账本里记着东宫所有的贪腐和勾结突厥的证据,你们一定要交给武后,为我们做主!”

狄仁杰接过账本,刚要带着众人离开,就听见外面传来一阵喧哗——东宫的侍卫发现了他们!“快走!”狄仁杰带着众人往后门跑,王掌柜则带着人手拦住侍卫,掩护他们撤退。

回到上阳宫时,天已微亮。武后看着账本,脸色凝重:“有了这账本,就能定东宫的罪了。你立了大功,只是洛阳仍有危险,你先回蓬莱,后续的事,我来处理。”

狄仁杰点头,心里却想着苏娘。武后像是看穿了他的心思,说:“苏姑娘我会派人送回蓬莱,你放心。”

两日后,狄仁杰乘上回蓬莱的官船。船行至海上,远远看见一艘熟悉的渔船——是林阿翠和李元芳!林阿翠站在船头,挥手喊道:“狄郎君!我们把最后一艘快船也截住了,所有军械都缴获了!”

李元芳也笑着说:“谢姑娘在衙门等你,还说要给你接风。”

狄仁杰站在船头,望着远处的蓬莱海岸,心里满是踏实。洛阳的风波暂歇,蓬莱的安危得守,东宫的余党还没清完,未来的路还很长,但他知道,身边有苏娘的牵挂,谢琅的智慧,阿翠的勇敢,元芳的忠诚,就没有迈不过去的坎。

海风拂过,带着咸湿的暖意,狄仁杰握紧手里的账本,心里默默道:武后信任,百姓期盼,身边人相伴,这李唐的海疆,我定守住。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