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言情小说《长生?不如一世》 推荐大家一读,这本小说的作者是两只知了,主角是司陈汎凌砾。书中主要讲述了:陇柘元正在书房闭目养神。最近西北边的旱灾越来越严重,他上呈了折子到皇帝那,只是到现在那昏君都没有批阅。那皇帝似乎是想要出访一趟,所以根本顾不上管朝堂的政事。陇柘元目前还没查清楚那皇帝到底是去干什么的。……
《长生?不如一世》 免费试读
陇柘元正在书房闭目养神。
最近西北边的旱灾越来越严重,他上呈了折子到皇帝那,只是到现在那昏君都没有批阅。
那皇帝似乎是想要出访一趟,所以根本顾不上管朝堂的政事。
陇柘元目前还没查清楚那皇帝到底是去干什么的。
他只知道此行的目的地是那晋阳,那边没有听说过有什么仙山妙林,也没听说过有什么得道的高人在那里隐居,甚至都算不上富裕。
只是陇柘元还是注意到了一点。
晋阳是本朝唯一的女皇帝的家乡,她的家族世代都在那一边。
虽说女皇早已宾天,她在朝堂的势力也完全被拔除了,但是她的族人还是受到了庇护。
皇帝去那边,是否跟先女皇的家族有关目前还不清楚。
皇帝此次出行尽量从简,随行的人数也不是特别多,陇柘元没有能够随驾,所以便准备派暗卫盯着。
晋阳离都城距离倒是不远,大约一两日的路程。
皇帝到了那后似也不着急,先是在官驿安顿下来,随后又带了几个随从,去了飞袖台。
所谓飞袖台,是旌国最有名的舞台。
自从前女皇因为令人惊艳的舞姿被周泽皇帝赏识并带去了都城后,舞者和慕名而来之人越来越多,这里也因此声名大振,从此成为了旌国展示舞技的最高舞台。
据暗卫回报,皇帝到了飞袖台后,就只是坐在台下欣赏舞姿和饮茶,之后便起身回了官驿。
陇柘元听了暗卫的回报,思索了片刻,在书案前摆了阵法,随后拿起一个白色的圆盘,问道:“他是在哪个舞者跳完后离开的?”
片刻那边便有了回应:“回主子,是胥家的老幺,胥旋。”
“派几个人盯着胥宅,尤其是那小姑娘,若皇帝与那姑娘接触,立刻回报。”陇柘元道。
吩咐完后,陇柘元去了书库,又仔细查了一番关于先女帝的生平和事迹,只是在史书上留下的关于她的事迹寥寥可数。
按理说历代的君王在世时的事迹与生平都会被详细地记载进史书,只是这女帝却是例外。
当时周泽皇帝年仅三十二岁就因病驾崩,他并无子嗣,只留下一道遗诏,宣布让她继位。
虽说当时她已经在周泽帝身边侍奉了许久,一直会协助周泽帝处理政务,周泽帝给了她一个帝辅的职位。
此官职权位甚至大过了宰相。
明眼人都知道周泽帝有意想扶她上位,只是她毕竟是个外姓人。
作为宗亲氏族,那些真正的皇家姓人,表面上不敢多言,背地里也绝不可能认同的。
女帝在位十九年,在驾崩后,她在朝堂的势力就被瞬间清除了。
如今在史书上就仅仅留下了她称帝时段的年份,甚至连谥号都没有。
陇柘元一直都是很钦佩那些特别之人,所以对这位女帝也是一早便有所了解,虽说史书上没有,但是民间多少还是有一些关于她的记载。
在女帝驾崩距已经有将近两百年的如今,很多人都已经快忘记了有这样的一个人,只有一些书籍还记得。
只是就凭现在得知的这些信息,根本就无法推测出那皇帝此行的目的。
第二日,陇柘元例行询问暗卫消息,只听暗卫说那皇帝去拜访了胥家,在正堂与胥旋见了面,多数是寒暄。
只是他还是注意到了一点,皇帝似乎对胥旋脖子上挂着的一个碧色镯子格外上心。
碧色镯子?
陇柘元思索了片刻,随后命暗卫去胥家周围的邻居那边走访一下,探探这碧色镯子的消息。
直到第二日才有了消息,据说,那镯子是周泽皇帝赐给女皇的。
女皇在驾崩前,将镯子拿给了去宫中探亲的母亲,于是这镯子就这么一代代传下来了,这一代就传给了老幺的胥旋。
据老一辈的说,当时女帝母亲拿回那镯子时说过,那镯子有神力,可以庇佑胥家。
只是这种话也就是街坊邻居闲聊时的道听途说之言,也不一定能作真。
只是如今那皇帝既然为了那镯子亲自出马,可见那镯子应该是有大用途,八成是能助他修炼的。
自从国师离世,那皇帝便似乎是没了章法,不知道该如何修炼了。
大抵是不经意间得知了那镯子的事,于是这才有了想法。
陇柘元摇了摇头,让暗卫只是暗处盯着,若那镯子真是修炼用途,那他便不打算再管。
这皇帝在官驿住了好几日,似是终于坐不住了。
这几日他明里暗里地暗示胥家,让胥家把那镯子给他。
只是那胥家人似乎个个都是榆木脑袋,只是招待他,却闭口不提那镯子的事。
于是他让人准备了些大礼,直朝着胥家而去。
“陛下,这是…?”
那胥家老爷胥江看着一大帮子人抬着几个箱子进来,于是便立刻给皇帝行了礼,有些不解。
“胥江,朕也不跟你绕弯子,第一次来你家做客时朕便看上了你家小女儿脖子上的那个镯子,于是特别备了厚礼,想向你求了这个宝贝。”皇帝道。
胥老爷听了面露难色,他道:
“陛下如此看重那个镯子,着实是草民的荣幸,只是…只是那镯子是我那小女儿从小的贴身之物,那便是她的东西,我实在是不能拿来送给陛下…”
说完他又话锋一转:
“草民虽然不是什么名门望族,但家里宝贝还是有那么几件的,除了那个镯子,陛下随便挑都行,就比如我书房的那幅秋风送友图,那可是有名的大师段…”
只是还没等他说完,那皇帝便不耐烦道:
“朕不要什么字画,朕只想要那个镯子,说吧,要怎么样才能割爱?”
胥老爷瞬间又满面愁容,他轻声嘀咕道:
“这…实在是为难草民了…确实是因为那镯子是草民那小女儿所有,草民做不得主啊…”
皇帝见状,思索了片刻,突然笑道:
“那这样如何,朕见你家小女儿舞姿卓越,且多才多艺,想娶她入宫做个妃子如何?”
那胥江听了立刻跪倒在地,挥手道:
“万万不可啊陛下,草民那小女儿从小粗野惯了,行事毫无礼数规矩,是万万去不得皇宫的,到时候让陛下难堪,丢了皇家的颜面,那草民就真是罪该万死了!”
皇帝一听便怒了:“真是不识抬举,不知好歹!朕要你家的宝贝,要娶你家的女儿,是你胥家的荣耀,怎得你却在此胡搅蛮缠?
莫不是你们还想仗着自己是那女皇帝的娘家人,想让朕给你们脸面不成?
今日要么你将那宝贝给朕,要么将你女儿嫁给朕,太阳落山前给朕一个答复,要不然朕踏平了你胥家!”
说完他便让人围了胥宅,任何人不得出入。
陇柘元在都城收到了消息,皱了皱眉,心想着这无能皇帝如此暴戾无道,由着自己的脾气来,怕是在晋阳也会很快就失了民心。
这对他来说其实是好事,但胥家人何其无辜。
他思索了一番,吩咐暗卫去找了晋阳的父母官杨忱之,让他去胥家游说,尽量保住胥家家门。
杨忱之对胥家是极其熟悉的,他与胥江是多年的好友了。
他收到了消息便立刻找到了皇帝,说希望让他去胥家游说。
那皇帝听说他与那胥江是多年好友,便一口答应了。
毕竟谁都知道识时务者为俊杰,这杨忱之为了老友的性命也会让他把镯子交出来。
只是这杨忱之在前往胥家的路上却先遇到了从飞袖台赶回来的胥旋。
“杨叔叔,听说陛下派人围了我家,这是怎么回事?”
胥旋刚准备上台演出,却听见有人来报,道是家里被皇帝围了,便立马赶回家,谁知在路上遇见了也要去胥家的杨叔叔。
“陛下想要你脖子上挂着的这个镯子,许是你爹爹没同意,这才惹了祸端。”杨忱之叹气道。
胥旋疑惑地盯着自己胸前的那个镯子,仔细瞧了瞧。
这镯子从她记事起就已经挂在她胸口了,平时也根本没太在意,只知道这是祖上传下来的,说是可以辟邪招福。
“若是陛下想要,给了他不就是了,虽说是祖上传下来的,但毕竟只是身外之物,哪有性命重要?”胥旋道。
杨忱之看着眼前这个十七岁的姑娘,摇了摇头道:
“若只是个普通的镯子倒也罢了,只是这镯子渊源极深,孩子,你可知你祖上的那位女皇帝陛下?”
“自然是知晓的,说是这镯子便是周泽皇帝交给她,后来才传到胥家来。”
杨忱之点点头,又道:“那你可知,女皇帝陛下的死因?”
“这…”胥旋小时候听说,女皇帝陛下是由于操劳过度,后精气衰弱,一病不起,之后便驾崩了。
只是如今听杨叔叔的口气,看来事情并非如此简单。
杨忱之看了看她,低声道:
“当时女帝陛下的母亲,也就是你的先祖母去皇宫探望女帝陛下时,她虽然已经卧病在床,却根本达不到那医官说的精气耗尽,无力回天。
当时女帝还同你先祖母说,等过了正月,想要回晋阳探望家人。
只是等你先祖母回来后,宫中很快就传来了女帝驾崩的消息。
后来继位的宗廉皇帝之后来晋阳会见了你的先祖,说是感怀女帝恩泽,以后晋阳胥家世代受皇家护佑。
你先祖虽然觉得疑点重重,但是自己人微言轻,也根本做不了什么,只能感恩圣意。
只是后来越发觉得女帝死因蹊跷,并且女帝驾崩后,宫里就似乎都像被封了口一般,再也不提女帝的事,甚至连个谥号都未曾封。
可是胥家当时在朝堂上早已失了势,根本无力回天。
你先祖觉得这应氏皇室的人阴险毒辣,不能与之为伍,于是便下了祖训,从此胥家儿女不得与那应氏皇室有往来。
你父亲一直受祖训的教诲,从小便不待见应氏皇室的人。
如今这皇帝来胥家,还想抢你的镯子,娶你入宫,你父亲自然是万万不会同意的。”
杨忱之拍了拍胥旋的肩膀,又道:
“孩子,这件事你莫要管了,我先带你去藏起来,最起码要保住你,这也是你爹爹的期望。”
“按杨叔叔所说,爹爹是准备以死明志?”
胥旋自然是知道祖训的,只是没想到这其中原来有这样的渊源。
之前一直不理解,却也无处去问,如今看来是老一辈觉得这是一件耻辱的事,不愿提起。
只是爹爹碰上了这残暴的皇帝,估计是不打算活了。
杨忱之叹了口气道:
“以我对他的了解,多半是如此了,所以我求皇帝让我去游说,看看是不是有什么折中的法子。”
“叔叔刚刚说要将我藏起来,只是那皇帝若是找不到我,没有得到这个镯子自然也是不会罢休的,这样对胥家就更不利了,所以我是绝对不能走的。”
杨忱之刚想说什么,却又听胥旋说道:
“叔叔,作为胥家儿女,哪有弃自己父母于不顾,自己苟活的道理,这样我死后如何去面对祖先,况且如今让我回去说不定还能有一线生机。”
她看着杨忱之,突然笑道:
“我可不像父亲一般顽固,也不会像祖先那般。
若我是祖先,我不会与应氏皇家断了联系,反而会来往更加密切。
只有这样才能有机会了解事情真相,还女帝陛下公道,只是窝在晋阳可算不得什么本事。”
杨忱之看了看她,微笑点头表示默许。
他一直都很喜欢这个小侄女,从小便聪明伶俐,遇事头脑转得极快且善于变通,这一点她父亲可完全比不了。
小说《长生?不如一世》试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