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评酱
好看的文学小说书评分享

平凡的年代小说,平凡的年代“我”王红

第6章 火灯

荞皮子凭着以往打狼的经验,那次骑狼受伤后,在家休息了一月多,伤势渐渐好转。能拄着拐杖下炕开始行走活动,沿着牛蹄弯的河边思绪万千啊!

看到自己家摇摇欲坠的茅草屋,比爷爷年龄还老。看到自己的脚一跛一晃,好端端的一个人就成了跛腿匠。

想到自己疼痛难熬的一个多月,骑狼的时候,怎么就不会变通一下,不要骑狼背,直接用刀砍狼头该多好啊!

如果变通一下,至少今天走起路,不会让别人看见笑话吧。

现在,整天晃悠在牛蹄弯小河边上的羊肠小道上。

自己不要循规蹈矩,按部就班。也不可能被别人起个外号叫“狼伤子”啊!

往前看,不如人,往后看,还有比我更穷的人!

不伤鼻子不伤脸吧!搬回来“阿Q的精神胜利法”好好安慰安慰自己。

在牛蹄弯,没有谁比谁更有脸面,没有谁比谁更活的风光无限,一个样,都穷得屁腥气。

“唉,日子还是这么过吧。”荞皮子唉声叹气地说。

我媳妇给我生了个儿子劳劳,劳劳不几年长大了,续香火的又有了,那点不如人呢?何必让自己这么自卑。

走着走着,想着想着,路上飘来一股香烟味,被这味道诱惑着又急匆匆回到了家里。

一进门就憋不住了,没好气地问:“媳妇,你把我那个旱烟袋和旱烟枪放哪儿?让狼把我咬了休养着,忌烟了。我今天怎么特别想抽烟啊!”

媳妇生气地回答说:“烟具藏起来,不让你抽烟,我也是为你好,真不识好人心!”“在下面那间茅草屋的黑箱子里放着,自己拿去。”媳妇没好气地说道。

打开久别重逢是西厢房茅草屋,炕烟味依旧纠缠着旱烟味,气味到现在都没有消除。满地乱七八糟的苇糜子,到处撒落着。

荞皮子用汽油打火机点燃煤油灯,再拨亮灯芯,用手把烟叶搓细,美美揣了一团烟叶,使劲装入烟具,把烟管头靠近油灯,接二连三吧嗒吧嗒起来。

久旱逢甘霖一样,听他吸烟多香,比吃酒席还要香。

烟味越来越浓。

抽完一次,再来了一次,

粗糙的手尖挑拣着黄与红的烟丝,烟管里吸出来的香味越来越贴近鼻子。

荞皮子望着磨光的烟杆黄里透红,墙角南边的烟叶,弥漫着放出的烟气,把屋子都淹没了。

荞皮子好一副旱烟瘾,无与伦比。

牛蹄弯的父老乡亲, 一代又一代,啃着干瘪的蜀面馒头,我出生在这样一个贫穷落后的小山村和牛蹄弯有着解不开的缘。

因为我的父亲荞皮子每天起得最早,一日复一日,瘦骨如柴的身躯湮没在大山深处,养家糊口。

将来有一天父母的血和泪化作泥土,也掩盖不住自身躯壳的骚臭,我是扛着那个泛着古铜色的镐头,佝偻着身体在荒郊野外辛勤劳作的荞皮子的儿子劳劳。

我也是这个牛蹄弯村的继承人,从小生长在牛蹄弯。我的每一根汗毛都被太阳晒着,发出黑黝黝光。

父母亲流淌的汗水此起彼伏,散发出熏人的铅酸味。

每一寸肥沃的土地,都有我曾经任性践踏的脚印,还有被父亲一瘸一拐的影子搅翻、掩埋的那些闹狼灾的故事。

时间荏苒一转眼我已经长三岁多了,小孩长到三岁左右,大人就要给孩子请个阴阳先生,抓阄是定终生的命运。

从小看大,三岁至老。

什么意思呢?

大人请来阴阳先生,准备一本书,一支笔,一个放牛羊用过的鞭子,一枚印章,一把刀,一杆秤……

反正准备的东西越多越好,它是用来干什么?

你觉得灵验不灵验,真不真,你相信不相信?

我三岁时候,父母用这种方式做试验我,说是用这种方式来决定我以后是享福命,还是受罪命。是放牛羊的命,还是念书做官的命。

就是说,三岁左右的孩子随便把大人放在桌子上的东西拿到手。

孩子第一次拿到什么东西,根据所拿东西的寓意,牵强附会推知孩子将来的命运,将来干什么工作,预知孩子的未来。

用这种方式来决定人将来的命运,你觉得我们的父母辈们荒唐可笑吗?还是有一定的道理?

试我将来命运的那一天,父亲请来左邻右舍,亲戚朋友。

妈妈做了几斤长寿面,吃了这次妈妈做的长寿面,可以保佑我一辈子健健康康,长命百岁,福禄周全。

屋里里看热闹的人都为我提心吊胆,捏了一把汗。

我慢慢爬到桌子前,顺手就抓起来桌子上面放的一个牛鞭子,好玩极了,并且努力着拿在手里使劲摇了摇。

并且,由于我抓阄抓到了牛鞭子,牛鞭子寓意着我将来是放牛羊娃的命。当时父母亲都傻脸了,在场看热闹的人也不欢而散。

阴阳先生按照我出生的八字,根据五行的生克制化,掐着指尖,子丑寅卯了一番。

把我的奶名劳劳改为正式名字乔成名,阴阳先生偷偷给我父母嘀咕了一阵子,名字就这样定下了,好像是说我将来要给农业社放牛羊呢!

“给孩子取成名这个名字,大家叫着,给孩子增添喜气,孩子长大能进学堂念书,一举成名啊!”阴阳先生笑咪咪地说。

从今天开始,也就是说我是一个有父有母,有名有姓的正式人了,但我觉得还是叫劳劳亲切一些吧。

将来我是念书成名,还是给农业社放牛羊。那还时间长着呢,一时半刻还看不出来我将来干什么啊!

今天妈妈做的长寿面,大家吃着也并不怎么开心,就这样亲朋好友慢慢散去。

牛蹄弯的春天又到了,暮春三月的早晨,漫步在牛蹄弯的原野。丝丝凉意袭上心头,有点春寒乍暖的感觉。

柳树上嫩黄的叶子,镶嵌着晶莹剔透的露珠,小松鼠惬意地沐浴着树缝里漏出的日光,冷不丁跳下来,溅落无数水珠,惊得偷食的小老鼠快速躲藏起来。

空气中带来泥土的清香味,娇莺婉转唱响了春的赞歌!麻雀也不甘示弱,叽叽喳喳地叫了起来!

一只只小蜜蜂窃窃私语,贴近露珠,细嘴尖轻轻吮吸着,飞上飞下。

花蝴蝶呼朋引伴,翩翩起舞。微风吹拂,小草颤动,蜂舞蝶飞,编织成牛蹄弯人们五彩斑斓的梦。

远处山峦蜿蜒曲折,在薄薄的轻雾里一碧如洗。近处的草没过脚踝,郁郁葱葱。

不知名的朵朵小花镶嵌在草地上,有黄的、白的、紫色的、还有粉红的……点缀着绿色的地毯。油菜花金灿灿的,像一匹匹铺开的金黄色锦缎。

天空蔚蓝地像大海。漫步在幽静的山间小路上,听着鸟儿的欢唱,溪水淙淙。好一曲春色交响乐!

牛蹄弯暮春三月的早晨,风韵无限!勤劳善良的牛蹄弯人,徜徉在春的姿态中,醉了!

勤劳的荞皮子赶着自家的老黄牛,老早来到对面的山坡地耕地,已经二个小时了。瘦骨如柴的老牛依靠着父亲,伸着脖子使足了劲,泥土顺着铧分开楚河汉界。

父亲甩着鞭子,始终舍不得打一下它,

老牛也挺迎合着主人的意愿,永远走在正道上。

春种秋收,老牛和父亲彼此不离不弃,行走在田垄上,丈量着大地的厚重与长度。父亲轻声一吆喝,老牛就不会迷失方向。

老牛吃没吃饱,父亲一清二楚。老牛很乐意听父亲的唠叨,父亲很情愿与老牛谈心事。老牛悠闲时发出的哞哞声,是给父亲的理解和答复。

暮色接近牛蹄弯的院落树影,

父亲靠近煤油灯,剪掉多余的烛花,灯火更加亮堂了。

倚南窗,抽一次旱烟,话一段灯影里的小河,幻想把梦叠成流淌的纸船。让梦今夜随着烟味漂泊很远很远。

打开窗口,跑一跑凝重的旱烟味。窗外星光点点,随波闪闪,好像流过入我的身旁,给我送来夜的忧伤。留住一盘月色,洒在银色的南窗。

昨夜我偷听出,你隐秘的愿望。窗外星星也对我说:“你夜夜流淌在我的心河。”

我依然在母亲的怀抱酣眠入梦,你守护的影子赶走黑夜阑珊,窗外星星点灯,犹如万家灯火。

我梦醒时,被你早已带到晓风残月。

时间如白驹过隙,随着岁月流逝,我已经六岁,离开襁褓生活,已经能和小伙伴一起捉迷藏了。

每当夜幕降临夜晚,圆月高高挂起。

父亲在院子里点着松节油来照亮,我们七八个孩子围着松节油微弱的亮光听父亲讲神话故事。

松节油滋滋地冒着黑烟,熏得孩子们的鼻尖黑黑的,但我们仍然聚精会神地听大人们讲那嫦娥奔月的故事。正听得津津有味的时候,松节油就烧完了。

孩子们仍然用好奇的眼神盯着天上的月亮听着。

父亲神秘地说“天上宫殿富丽堂皇,灯火辉煌,住着玉皇大帝,每天晚上要看美丽的仙女翩翩起舞。”

“玉帝沉迷于歌舞之中,从不管人间老百姓的生活疾苦。”

“一位善良的天神看到人间黑夜里没有灯火照明,深更半夜,人们还在摸黑做着手工活,这样没日没夜熬着,快要熬瞎了眼睛。”

“这位天神看到人间没有灯火,便偷了天上的火种,偷偷带给人们,没想到被玉皇大帝的护卫发现,禀告玉皇大帝,抓住那位慈悲的天神,被玉皇大帝一怒之下,一脚踢到凡间,永远不得回到天庭了。”

七八个孩子七嘴八舌地说:“那个被玉皇大帝踢到凡间的人是谁?”

父亲说:“小孩现在不懂事,等你们长大了就知道是怎么回事了。”

几个孩子坐在父亲的腿上调皮捣蛋起来,非要让我父亲说出个一二三来。

我们的祖先燧人氏智慧超人,发明钻木取火,火种昼夜不灭,人们从此才吃到烤熟了的肉,并且长久地保留下照亮的火种。

这大概就是历史老师上课的时候给同学们解释的。

又是一个月光皎洁的夜晚,大人们又坐在煤油灯下干各种各样的手工活。

小孩子在捉迷藏,我说:“今晚月亮好圆,我们两个比赛,看谁能把月亮的光用鸡罩罩住。”

母亲端着一碗热馓饭,放在自己的嘴边一边吹,一边给小儿子喂到嘴里,不停地说着:“月亮亮光光,我儿子吃饱了长大放羊羊。”

我躺在父亲温暖的怀抱里,静静地看着大山里的那一边。

天上有一颗星星飞快地划过天空,好像落在大山顶上。

我哭闹着给父亲说:“今晚带我去大山顶上找星星吧。”父亲无可奈何地安慰我说:“这孩子什么时候才能长大呀!”

我又骑在父亲背上,闹腾着说“你找根长长的竹竿,我们一起去大山山顶,捣天上的星星。”

可是,等我们到了山顶那边,星星依然老高老高挂在天上。再看看山那边的星星,又在山的那一边的山顶眨着眼睛。好像是跟我故意作对似的,气的我苦闹不停。

母亲在有月亮的晚上,过着天照明灯做针线的生活。一家人老老少少,坐在大院子里,乘着月光,做着各种各样的活,有说有笑,十分快乐!

我常常幻想着什么时候能够拥有一颗天上的星灯,挂在我家院子里,晚上照亮院子的每一个角落。

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祖国大江南北,城市农村出现比较自由的经济贸易。农村人可以进城买卖一些生活用品。

父亲心灵手巧,亲手用苇糜子编的一些盼笼,要拿到现成集市上去卖,换来钱,填补家里零用。

经过我多次的闹腾,父亲终于答应我,带我去县城卖盼笼。

父亲用扁担一头担着盼笼,一头担着我,晃荡晃荡向目的地出发。我很喜欢坐在扁担上这种悠然自得的感觉。感觉到有无比的快乐和自豪。

牛,拉着铁铧犁,无怨无悔,来来回回重复践踏着,在那片土地,重复耕耘了几十年。

父亲,用扁担担着儿子和盼笼,左肩换右肩,磨光一根长长的扁担,磨平了一岁岁的春夏秋冬。

肩负重担,艰难地徒步行走在这条弯弯曲曲的小路上。一脚高,一脚低,晃荡着来回奔波。

父亲深深爱着的手工活,不嫌不弃,一干就没完没了。

我,高高兴兴坐在扁担的另一头,在这晃晃悠悠的氛围中领略不出生命的沉重,季节的更替,真实的人生。

牛,默默无闻,最后力尽刀尖死。

父亲,平凡的世界,没有做出伟大的事情,但仍然在一摇一晃地行走着,努力着做自己的事情。

这里离县城八十多公里,先要走20里山路,再坐汽车去县城,交通非常不方便。

父亲行走不停,满头都是汗水,被担子压弯的脊梁骨,也冒出阵阵汗气,浑身上下都被汗水浸透了。

刚挑到马路上,,父亲想歇口气,突然迎面来了一辆黄色的汽车。

父亲一面快速招手,一面麻利地收拾行李。把盼笼摞起来,我坐在筐里,连同扁担一起搬上车。

县城有个猪羊市场,那里是专门销售山货的地方。

我们下了车,父亲左肩担着盼笼,右手托着我。父亲从街道拐角走了几个七字拐,我也被绕晕了。

不一会,我们来到猪羊市场。

偶尔听听猪哼哼哼哼哼地哼着,小羊咩咩咩咩地叫着。

找一处不妨碍别人摆摊的角落,父亲把小盼笼摆得整整齐齐。

黄里透红的小盼笼吸引着南来北往的赶集人,他们有的问一问价,有的拿起来摸摸,挑三拣四,有的讨价还价,硬要父亲便宜出卖。

天快黑了,盼笼也卖完了,做买卖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啊。

因为父亲和公鸡一起要起床,公鸡第一声打鸣的时候,父亲就一骨碌从睡得热乎乎的被窝里爬起来。

父亲早出晚归,在这样艰难困苦的生活下,父亲每次卖完盼笼都要分出一点钱,给我们姊妹买点板栗、花生、糖果。

所以每次父亲出去卖盼笼,我总在盼望着有好吃的东西拿回家我独自分享。

到晚上,大街小巷灯火通明,行人熙熙攘攘,车水马龙。

我才知道城市里白昼是一样的,有火树银花、灿烂耀眼的火灯。

灯火通明,形成不夜之城。灯火照亮无边的黑暗的夜色。

街灯点亮每一个角落,闪闪烁烁的灯光里人影绰绰。

夜市游曳在五彩斑斓的不夜城里尽情潇洒。月光和灯光融合在一起,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城市里的人们晚上能和白天一样有节奏地工作。

传说中的仙人送灯,燧人氏钻木取火来给人们照亮的时代一去不复返。

烟熏火燎的松节油灯,光线暗淡的清油灯,黑烟浓浓的煤油灯……,这些灯,夜间给我们牛蹄弯村的人来照亮。

这就是一路走来的灯!

夜深人静的时候,我随着父亲走过拔地而起的一座座高楼大厦,在灯火璀璨的人间天堂穿过。

分不清是天上传说中的金碧闪烁的宫殿,还是人间巧夺天工的街市的辉煌灯火。

我愕然了!

剪一米星光,做成梦的衣裳。我放飞梦想,敞开窗口,窗外灯火辉煌。

你潜入我的身旁,我披上晶莹的衣裳。留住一盘月色,洒在银色的南墙。昨夜我偷听出,你隐秘的忧伤。

窗外星星告诉我,你夜夜站立在我的梦乡,我酣畅入眠。

梦见你守护的影子,赶走黑夜的寂寞,窗外星光灿烂。我穿上七色的衣裳,我变成你梦魂牵惜的忧伤

我在父亲的呵护下,早已进入甜美的梦乡。

城市里灯火交相辉映,一片又一片,眼前连成了无边无际的火海!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