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家长里短
“阿奶,阮阮想娘~”
“阮阮乖,你娘昨天肯定着凉了,让她多睡会,陪阿奶喂鸡去。”
蒋殷殷刚睁开眼睛就听见赵周氏和阮阮在那院子里说话,她起身走到窗户旁边,朝院子里边看,正常人家不会把窗户往里修。
只是那时候原主坐月子,不能见风,又时常见不到人,她的丈夫——赵晏清就在产期之前修了个窗户,这个窗户不大,就是单纯用来看人的而已。
院子里赵周氏脚边放着一桶鸡食,又是手脚麻利的把小阮阮往身上绑。蒋殷殷也想看一下赵家到底是怎么样的,对着赵周氏说
“娘,我和你一起去,你把阮阮放下来吧,我牵着她和你一块,能省不少力。”
赵周氏也没说什么,只是点点头,听蒋殷殷说完昨天那事,她也觉得和个小弱鸡一样的蒋殷殷应该跟着她。
“厨房有粥,你去喝了再一块走。”
蒋殷殷去厨房把粥喝了就牵着阮阮和赵周氏一起去喂鸡,赵家没有把鸡窝修在青砖宅子里,而是在老屋,老屋已经不住人了,且只有赵周氏有钥匙,就做成了鸡窝,后来青砖宅子被变卖了,赵家在赵晏平考取功名以前都缩在这里。
蒋殷殷牵着阮阮的手,人如其名,阮阮整个人都是软软的,蒋殷殷虽然没做过母亲,但是在小小娇娇的阮阮面前确实不由得母爱泛滥了。
“娘娘好好了吗?”
阮阮牵着蒋殷殷的手,抬头看着她,眼睛一眨一眨的。虽然穿的衣服都打上了补丁,但是赵周氏把她照料得很好,小脸干干净净的,还扎了两个包包头,看着就是个可人的小丫头。
“娘没事,阮阮乖”
阮阮听见蒋殷殷的回应,甜甜一笑,不说话了,就是悄悄握紧蒋殷殷的手,像是吃了蜜一样一步一步往前走去。
娘现在不哭了,可真好看,还会牵我。
阮阮心里想着,小孩子到蒋殷殷的转变,赵周氏怎么会注意不到呢,不过是觉得她昨天跳井被救上来以后想开了,就决定好好过日子,不再一天天在那伤春悲秋了。
蒋殷殷走着,脑子也没停下来。
原书里说了,赵家落败后,阮阮经常被人欺负,后来村子里有小孩看不惯阮阮长得好看,泼了她开水,阮阮下巴到脖子都被烫伤了,知道后来赵晏平坐上权臣的位置,也没能完全把她的疤去掉。
不过原书女主接近赵晏平时打的是阮阮的幌子,后来赵家被流放,女主也没有救阮阮,而阮阮最后在书里也没有结局,被流放蛮夷之地一笔带过,但是想来也不会好过。
既然因缘巧合来到这里,又接受了系统的任务,等到一切都安定下来再离开也不迟,现在赵晏平是十三岁,原主十七岁,阮阮两岁,等到赵晏平成为权臣,渡过难关,一切都安定下来不过八年。
这具身体也就二十五岁,到时候还算得上是十分年轻,蒋殷殷暗想。
很快到了老屋,老屋是土胚房,就是相对的三间屋,里面已经很潮了,赵家有8只鸡,都缩在角落里。
蒋殷殷前世作为国风守护人,基本生活在村子里,通过拍摄视频对传承的东西进行宣传,当然她还是一个手工up主,通过售卖自己的手工制品来养活自己,看到赵周氏把鸡养在那么潮湿的地方,以后天热了,肯定十分容易爆发鸡瘟。
所以她想了想开口,“娘,我们把鸡养在院子里吧,这样你就不用走那么远的路了。”
赵周氏听了只是回了句,“你说的轻巧,之前晏清在的时候,你说味道不好,现在还得请人来围个窝,这哪里不是钱,往后还要打扫,我哪有那功夫。”
蒋殷殷看着赵周氏,知道她这是嘴硬心软,之前怕原主怀孕时受到味道的影响,便和赵晏清把鸡都挪过来了。
只是笑着对她说,“娘,阮阮已经生下来了,我没事了。鸡窝我来吧,先编几个笼子,回头放进去就行。”
蒋殷殷并不想通过编制东西来增加赵家的银钱,毕竟这东西费事,而且价格低廉,但是给家里编几个用用还是可以的。
“你能行吗?伤了手我可不管你。”
蒋殷殷笑笑没说话,牵着阮阮的手回到家里,早先便看到,赵家后院有片小竹林,从屋内一直到外面,不过后院现在也不住人了,就没人理。
就拿着赵周氏的镰刀去后罩房那劈了两根竹子下来,拖着回了前院,阮阮站在一边看着蒋殷殷将竹子拖过来,就乖乖坐在一边的小板凳上,就“哇”的一声,满眼放光地看着蒋殷殷。
小姑娘可真可爱。
蒋殷殷拿着镰刀,先把竹子去头去尾,再留下一截,剩下部分将竹子从中间劈开,在边上连着竹子的表皮划下两分厚左右的长刀口,连着竹皮一点一点撕下来。
蒋殷殷身体没好全,没有那么大力气,但是一根竹子这样撕是不行的,于是将刀痕压到最后,再扯下来,一个上午过去了,蒋殷殷已经做好了够编两个筐,和两个小竹箱的竹条了。
“娘,叔叔快回来了,阿奶在菜地,我去喊。”小姑娘踏着步子,一步一步往外挪,想去开门,蒋殷殷看着她还没自己腿高的小孩,急忙出声拦她。
“阮阮,别去,你阿奶一会就回来了,你阿叔又不是不认得路,回来陪娘不好吗?”
小姑娘站在门前,摇摇晃晃的小身子还站不稳,还频频扭头,看一眼蒋殷殷又看一眼大门,好像很难抉择似的。
蒋殷殷拿袖子抹了一把汗,看着她这个样不由感到好笑,这未来的状元郎赵晏平就这么讨小姑娘的喜欢?
看着阮阮放弃去找赵周氏,又是一小步一小步挪回来了,蒋殷殷才开始将剩下那一段竹子分出四个竹节。
“你乖乖的,娘做香香的米给你吃。”
看赵周氏还没回来,蒋殷殷打算先把饭做完,留存的竹子刚好可以做竹筒饭。
蒋殷殷把竹条收到正房门口放着,带着阮阮去了厨房。厨房里最多的就是米粮,蒋殷殷拿出三人份的米,分别放进竹筒里,阮阮的那份蒋殷殷打算闷成粥给她吃,就放多了水。
竹筒被放进大铁锅里闷煮,蒋殷殷估摸着赵周氏也快回来了,就拉着阮阮在厨房门口等。
赵周氏正好一开门,阮阮就激动地大喊,“阿奶,叔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