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评酱
好看的文学小说书评分享

完整版穿成寡妇后,带着全家发家致富小说免费阅读

第3章 麻烦上门

蒋殷殷看过去,只见赵周氏后面跟着一个清俊的少年郎,面如冠玉,芝兰玉树的站在门口,让蒋殷殷一下就明白了为什么书里会写赵晏平榜上有名后,上街是“当时年少春衫薄,骑马倚斜桥,满楼红袖招”的景象。

这般气度,怪不得让身居高位的女主都放下尊卑成见来亲近。不过若不是这身气度,最后也不会由少年状元郎变成铁血无情的屠人魔。

蒋殷殷还在思索着如何开口,才不会让这在书里是多智近妖的赵晏平感到怀疑,赵晏平已经开口,

“阿嫂,阮阮,来看这是什么。”少年笑如朗月,像是做戏法般从身后拿出一个糖葫芦。

阮阮兴冲冲地向门口跑去,就着赵晏平的手,满足地舔了一口糖葫芦。

“甜不甜?”

“好甜!”

一来一回的问答让蒋殷殷心里放松了下来,原主和小叔子本来就没多大接触,再说十三岁的少年赵晏平和二十一岁权宦赵晏平还是有差别的。

“回来了就好。”蒋殷殷看着赵晏平,淡淡的说了这一句,又忙着对赵周氏说

“娘,饭我拿竹筒闷好了,味道很香,是我家乡的做法。”

赵周氏也不多问,就抱起阮阮,笑呵呵逗她玩。

蒋殷殷知道她不多问的原因是因为原主本来就是难民,三年前逃荒过来的,所以会什么都不奇怪。

当然原主之前因为身体太差,赵家那时还富裕,在这个家里确实也没什么非得她做的。

赵周氏带回来一些野菜和菌菇,又添上早晨在村口割下的二两肉,随意翻炒了一下,便在正屋吃上了。

“晏平,我和你说,你阿嫂闷没用了,昨儿去镇上卖绣品,回来的时候给人欺负了,就那赵溜子,也不看看自己什么货色,老婆子的儿媳妇再嫁也轮不到他那癞蛤蟆……”

赵晏平听着愣了一下,他知道蒋殷殷去镇上卖绣品是为了什么,为的是他那二两银子的束脩,从他启蒙起,他的束脩除了家中的农耕的微薄收入,都是兄长打猎,卖野味,阿嫂织布卖绣品得来的。

连他的小侄女的衣服都是带补丁的,家中能换钱的基本上除了老宅都拿去卖了,如今兄长不过去世一年,这些人居然就敢看轻阿嫂。

赵晏平想到自己是家中唯一能支起门户的男丁,忙对蒋殷殷说,“阿嫂,兄长不过去世一年,你别担心,他们要是动你,我就和他们拼了,族中唯我一个读书人,年尾就要考试了,他们还指着我考上秀才,不敢肆意妄为。”

不愧是未来的状元郎,局势看得那么清楚,要是他的寡嫂连三年都未为他的兄长守住,对于他未来的仕途来说,也是有污点的。

“没事的晏平,阿嫂省得的,不过那日被吓到了,这才……”蒋殷殷仿着原主的口吻回答着赵晏平,但是也没把话说完,剩下的话也不必多说,聪明人会懂,而这个家里,最聪明的不过就是赵晏平了。

“不说了不说了,提那东西就是晦气,一会我给你拿点槐叶洗一洗。这竹筒子饭还真是怪香的嘞。”

蒋殷殷吃完饭,又开始拿着竹筒闷的粥喂阮阮,小姑娘眼睛滴溜滴溜地转着,好像没怎么听大人讲话似的,

正吃着,外面就是一阵吵闹声,赵周氏和赵晏平对视一眼,心里都知道,今天怕是不安生了,这明显就是针对昨天的事来的。

“赵婶啊,赵婶!喜事啊,天大的喜事啊!你看这赵溜子,不是,瞧我这笨嘴,是赵二爷,这不是赶你们家来提亲了吗?旁人可没那么大的脸面!”

赵周氏打开门一瞧,是村里专办红白事的刘阿婆,孙子比她家阮阮还大了七岁有余,头上还带个大红花,走路一颤一颤的,也不嫌丢人!

“说什么喜事呢?怎么赵溜子要娶我?我这半截身子入土的人可没那么大福气呦。”

“瞧你赵婶!怎么能这么说呢,你不是还有一个守寡的儿媳妇吗?家里少口人也好省点粮食,多存点余钱给你家老二考功名用啊,这还不知道要考多少年呢!”

刘阿婆说话不知分寸,一刀一刀全往赵周氏心窝子里扎,气的赵周氏当场就忒她一口。

“你不会说话就回去把嘴洗干净再来!我家老大不过走了一年,你就敢让我家媳妇改嫁?再说了,赵溜子给了你什么好处,赵二爷都喊出来了?”

“再说了,这十里八乡谁不知道他赵溜子是个什么货色!娶我儿媳妇?哼,癞蛤蟆想吃天鹅肉想得倒是挺美的,”

“说什么提亲,我呸!脸放裤兜里不见得比谁干净!”

刘阿婆被赵周氏骂的一阵脸红,但是也不能说出赵溜子说把这事办好,就把他侄女儿送到他远亲表哥院子里头当小妾,那可是镇上的大户人家,过去了还能拉扯拉扯娘家。

刘阿婆自己的小儿子也是不成气的,她自个做媒婆都没办法给自家娶一个儿媳妇,又看不上拖家带口的寡妇,这才指着侄女攀高枝,一步登天帮衬儿子娶个媳妇。

但是蒋殷殷本来就是个寡妇,赵溜子告诉刘阿婆他们俩已经成了好事,如果蒋殷殷不嫁给他,就把她这个破鞋上赶着人要的事说出去。

刘阿婆凑上去小小声和赵周氏说了这事。

没想到赵周氏不但不把这事答应下来,还冷笑一声,“呵,这事我早听殷殷说过了!都是些臭不要脸的玩意,我还没找你们算账呢,欺负我儿媳妇?”

“走!和我去赵溜子家,去找里正评个理!”

赵周氏气汹汹地冲到厨房,抽出菜刀,就要往外走,蒋殷殷抱着阮阮站在一边,赵晏平忙过来扶她,一边接过阮阮,一边还不忘喊着

“娘,等会,慢点,我们一起去!”

……

继续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