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评酱
好看的文学小说书评分享
已完结小说《忽必烈》最新章节

忽必烈

作者:不觉大师

字数:99719字

2025-10-16 连载

简介

如果你喜欢玄幻脑洞类型的小说,那么《忽必烈》绝对值得一读。小说中精彩的情节、鲜活的角色以及深入人心的故事,都会让你沉浸其中,难以自拔。目前,这本小说已经连载,总字数已达99719字,喜欢阅读的你,千万不要错过。

忽必烈小说章节免费试读

大理城外的风,裹着一股子火药味!

忽必烈站在土坡上,手里攥着那截染血的使者袍角——三天前,他派去劝降的使者,脑袋被高泰祥挂在城楼上,眼睛还圆睁着,像是在问“为啥不守信”。气得忽必烈当天就把弯刀劈进了旁边的树干,树皮崩飞三尺远,吼得整个营地都听见:“明天攻城!破城之后,屠!”

可现在,他手里攥着的不是弯刀,是姚枢递过来的一块白帛。帛布又软又滑,是姚枢从自己官服里拆出来的,还带着点墨香——这老夫子,连官服都舍得拆,就为了劝他别屠城。

“王爷!”姚枢站在旁边,袍子少了个袖子,露出里面打补丁的内衣,看着有点滑稽,却一脸认真,“‘止杀’二字一立,大理百姓就知道您是仁主,比屠城管用十倍!您想啊,屠了城,得了一堆烂石头;留着百姓,得了一片能种庄稼的地,哪个划算?”

忽必烈没说话,眼睛盯着大理城的城墙。城墙又高又厚,上面插满了大理兵的旗子,风一吹“呼啦啦”响,像在挑衅。他心里的火还没消——使者的仇不能不报!可姚枢的话,又像一盆凉奶茶,浇得他脑子清醒了点。

“哥!你看我这个!”旭烈兀突然从后面跑过来,手里举着个用红布扎的小旗子,上面歪歪扭扭画了个狼头,“我给‘止杀’旗加个装饰!这样看着更威风!”

忽必烈瞪了他一眼:“添什么乱!姚先生这是正经旗子,不是你玩的小玩意儿!”

旭烈兀委屈地把小旗子藏在身后:“我就是想帮忙嘛!再说,有狼头才像咱们蒙古人的旗,不然人家还以为是南人的绣花布呢!”

刘秉忠忍不住笑了:“二王子说得也有道理,不过咱们这旗子是给大理百姓看的,要的是‘仁’,不是‘凶’。等破了城,再给你绣个狼头旗,怎么样?”

“真的?!”旭烈兀眼睛一亮,立马把小旗子扔了,“那我帮姚先生举旗子!等会儿您写字,我帮您拉着布!”

姚枢笑着点头:“好啊!二王子力气大,拉布肯定稳!”

这下热闹了——姚枢磨墨,旭烈兀拽着白帛的两个角,胳膊伸得笔直,生怕布皱了;忽必烈站在旁边,本来还一脸严肃,看着旭烈兀拽布拽得满脸通红,像只使劲拉车的小毛驴,忍不住“噗嗤”笑了。

“你倒是用点劲啊!”姚枢提笔,发现布还是有点晃,“左边再拉高点!对,别晃!”

旭烈兀咬着牙:“我没晃!是风在吹!”话刚说完,一阵风过来,布被吹得鼓起来,姚枢的笔“唰”一下画歪了,“止”字的竖画变成了斜的,像个要倒的杆子。

“哎呀!”旭烈兀急得跳脚,“都怪风!我去把风赶跑!”说着就要往风里冲,被忽必烈一把拉住:“别胡闹!重新写就是了!”

旁边的士兵们都笑了——刚才还剑拔弩张的气氛,被二王子这么一闹,全没了。有个老兵打趣:“二王子,您要是能赶跑风,以后咱们行军就不用怕刮风了!”

旭烈兀梗着脖子:“我能!就是刚才没准备好!”

姚枢重新磨墨,这次郑鼎过来帮忙,他一只手拽着布,另一只手还能帮姚枢递笔,稳得很。姚枢拿起笔,蘸了浓墨,一笔一划写“止杀”二字——“止”字方方正正,像堵稳当的墙;“杀”字最后一笔收得轻,像在劝人放下刀。

写完了,忽必烈走过去,摸了摸白帛上的字,墨还没干,蹭了点在手上。他举着旗子,对周围的士兵喊:“兄弟们!这旗子,就是咱们的军令!破城之后,谁要是敢乱杀一个百姓,不管是谁,军法处置!”

士兵们齐声应和:“遵令!”声音震得草叶都晃。有个刚入伍的小兵小声问身边的老兵:“咱们真不屠城了?那使者的仇……”

老兵拍了拍他的肩膀:“王爷心里有数!仇要报,但不能拿百姓撒气!你没看见刚才那旗子吗?‘止杀’——这才是能当大汗的样子!”

旗子做好了,忽必烈开始调兵。他把大军分成三路:一路让郑鼎带着,从东边佯攻,吸引大理兵的注意力;一路让兀良合台的儿子阿术带着,偷偷绕到西边,去取龙首关——那是大理的咽喉,破了龙首关,就能断了大理的后路;他自己带着中路军,等东西两路得手,就全力攻城。

“郑鼎,你那边别真打,”忽必烈拍着郑鼎的肩膀,“就放放箭,喊喊话,把大理兵引到东边来就行!记住,别硬拼,你的伤刚好!”

郑鼎挺直腰板:“王爷放心!小人知道!保证把大理兵骗得团团转!”

旭烈兀又凑过来:“哥!我跟谁一路?我想跟阿术哥哥去龙首关!听说那地方有好多兔子!”

忽必烈敲了下他的脑袋:“你跟我一路!龙首关太险,你去了只会添乱!”

“我不添乱!”旭烈兀急了,“我能帮阿术哥哥抓兔子!还能帮他们望风!上次我在六盘山,一眼就看见刺客了!”

“那是刺客自己送上门来!”忽必烈没好气地说,“这次不行!你跟老哈达待在中军,负责煮奶茶!”

旭烈兀委屈地耷拉着脑袋,老哈达赶紧过来打圆场:“二王子,煮奶茶也很重要!士兵们喝了您煮的奶茶,打仗更有力气!”

“真的?”旭烈兀眼睛一亮,“那我要多加奶!让士兵们喝得饱饱的!”

第二天一早,天刚蒙蒙亮,东边就传来了喊杀声——郑鼎开始佯攻了!他带着士兵们,在东边城墙下射箭,还喊着“开门投降!不然踏平大理城!”,箭杆上还绑着写着“止杀”的小布条,射进城里。

大理城里的高泰祥,果然上当了!他站在城楼上,看见东边的元军黑压压一片,以为元军要从东边主攻,赶紧把西边的兵调了一半到东边,还骂骂咧咧:“忽必烈这蛮子!就会从东边来!看我怎么收拾你们!”

可他不知道,阿术已经带着人,绕到了龙首关。龙首关这地方,真不是一般的险——两边是悬崖,中间只有一条窄路,路旁边就是湍急的河流,大理兵在关楼上放箭,下面的人根本靠近不了。

“这地形,也太险了!”阿术皱着眉,看着关楼上的大理兵,“硬冲肯定不行,得想个办法!”

他身边的一个汉兵,以前是大理人,小声说:“将军,我知道有条小路,能绕到关楼后面!就是有点陡,得爬上去!”

“真的?!”阿术眼睛一亮,“快带我们去!”

那条小路果然陡得很,石头上还长着青苔,滑得很。士兵们手脚并用地往上爬,有的士兵不小心踩滑了,差点掉下去,幸好旁边的人拉得快。阿术爬在最前面,衣服都被刮破了,手上全是血口子,终于爬到了关楼后面。

关楼后面的大理兵,根本没防备,还在聊着天:“东边打得那么热闹,这边肯定没事!”“等会儿换班了,咱们去喝两杯!”

阿术一挥手,士兵们突然冲了出来,大理兵吓得魂都没了,有的直接跳了楼,有的跪地投降。没一会儿,龙首关就被拿下了!阿术让人把“止杀”旗插在关楼上,还派人去给忽必烈报信。

东边的郑鼎,听说龙首关破了,笑得合不拢嘴:“高泰祥这老小子,果然上当了!看他等会儿怎么哭!”他故意让士兵们喊得更响,还把锣鼓敲起来,假装要攻城,把高泰祥牢牢钉在东边。

忽必烈接到阿术的信,高兴得拍了下手:“好!阿术这小子,干得漂亮!传令下去,中路军,准备攻城!”

中路军的士兵们,早就准备好了!他们推着攻城车,扛着云梯,朝着大理城的正门冲过去。城楼上的大理兵,这才发现上当了——西边的龙首关丢了,元军还从正面攻过来了!他们慌得手忙脚乱,有的箭都射歪了,有的甚至忘了放箭。

“快放箭!快放箭!”高泰祥在城楼上喊,声音都在抖,“别让他们上来!”

可已经晚了!忽必烈的中路军,加上从龙首关赶来的阿术,还有西边兀良合台的大军(他早就接到消息,赶过来会师了),三路大军把大理城围得水泄不通,像铁桶一样。

“高泰祥!你赶紧开门投降!”忽必烈骑着踏雪,在城下喊,“我念你是大理的臣子,只要你投降,我饶你不死!”

高泰祥在城楼上,看着下面黑压压的元军,又看了看城里慌乱的百姓,心里慌得一批,却还嘴硬:“忽必烈!你别做梦了!我大理城固若金汤,你休想攻进来!”

话刚说完,就听见“轰隆”一声——元军的攻城车撞在了城门上,城门晃了晃,掉了块木头下来。高泰祥吓得后退一步,差点摔下去,赶紧喊:“快!快用石头顶住城门!”

可士兵们早就没了斗志,有的甚至偷偷溜下城楼,跑回家了。城里的百姓,看见元军的“止杀”旗,也不害怕了,有的还站在街边,看着元军攻城,小声议论:“这元军好像不杀人,刚才有个小兵还帮老太太捡东西呢!”“要是高泰祥投降了,咱们就能好好过日子了!”

没过多久,城门就被撞开了!元军士兵们冲进城,果然没乱杀人,只是把抵抗的大理兵绑起来。高泰祥一看大势已去,赶紧带着几个亲信,从后门跑了,跑的时候还不忘往马背上装金银珠宝,结果马跑得太慢,被元军追得差点掉下马。

段兴智呢?这大理国王,早就吓得躲在皇宫里,抱着玉玺哭。等元军冲进皇宫,他还抱着玉玺不放,被士兵们抓住的时候,哭得像个孩子:“别杀我!我投降!我把玉玺给你们!”

忽必烈走进皇宫的时候,段兴智正跪在地上,浑身发抖。忽必烈走过去,把他扶起来:“别怕!我不杀你!只要你好好配合,我还让你管大理的百姓!”

段兴智一听,赶紧磕头:“谢谢王爷!谢谢王爷!我一定好好配合!”

旭烈兀跟着走进来,看见皇宫里的金子柱子,眼睛都直了:“哥!这柱子是用金子做的吗?能换多少烤全羊啊?”

忽必烈瞪了他一眼:“别乱摸!这是大理的皇宫,不是你家的羊圈!”

旁边的老哈达,早就被皇宫里的厨房吸引了——大理的厨房真不一样!有好多他没见过的调料,还有装水果的盘子,都是用玉做的。老哈达拿起一个玉盘子,摸了摸:“我的天!这盘子要是用来装烤羊肉,肯定香!”

刘秉忠笑着说:“老哈达,你就知道吃!咱们得赶紧清理皇宫,看看有没有重要的东西。”

清理皇宫的任务,交给了郑鼎和几个汉官。郑鼎带着人,一间屋子一间屋子地查,有的屋子里全是书,有的屋子里全是珠宝,还有的屋子里,放着一张巨大的桌子,桌子上摊着一幅画——不对,不是画,是地图!

“王爷!您快来看!”郑鼎的声音从里屋传来,带着点激动,“这里有幅大地图!”

忽必烈赶紧走过去,一看——好家伙!这地图比他的帐篷还大,是用丝绸做的,上面用不同颜色的线画着山川、河流、城池。蓝色的是河海,绿色的是山川,红色的是城池,标注得清清楚楚。

“这是……大理的舆地图?”忽必烈蹲下来,仔细看。地图上不仅有西南的山川,比如金沙江、点苍山,还有南方大海上的好多小岛,标着“琼崖”“琉球”,甚至更西边,还有模糊的字样,像是“天竺”“大食”。

刘秉忠也凑过来,眼睛越看越亮:“王爷!这可不是普通的舆地图!您看,这南方的海,还有西边的陆地,咱们以前都没见过!这大理人,居然知道这么多地方!”

旭烈兀也凑过来,指着地图上的小岛:“哥!这岛上能种水果吗?比大理的水果还甜吗?”

忽必烈没理他,手指顺着地图上的海线,慢慢往南移。他想起祖父成吉思汗,一辈子都在草原和西域打仗,最远到过花剌子模,可这地图上的地方,祖父都没去过——南方的大海,西边的天竺,还有更远处的陆地,那是一个他从来没想象过的世界。

“这些地方……真的存在吗?”忽必烈小声问,声音里带着点自己都没察觉的激动。

刘秉忠点点头:“应该存在!大理和南方的小国,还有西边的天竺,都有往来。这地图上的标记,不会错的!”

忽必烈握紧了拳头,手指在地图上的“大食”两个字上停留了一下。祖父的功业是草原和西域,那他呢?如果能征服这些地图上的地方,是不是就能超越祖父,成为更大的英雄?

“哥!你在想啥呢?”旭烈兀推了推他,“咱们是不是该吃烤羊肉了?我都饿了!”

忽必烈回过神,把地图小心翼翼地卷起来,交给刘秉忠:“好好收好!这地图,很重要!”

刘秉忠接过地图,郑重地点点头:“王爷放心!我一定收好!”

忽必烈走出屋子,看着大理皇宫的屋顶,阳光照在琉璃瓦上,闪着光。他心里的想法,像草原上的草芽,慢慢冒了出来——大理只是开始,这地图上的地方,才是更大的天地!

可他不知道,这地图上的世界,远比他想象的更复杂。南方的大海里,有台风;西边的天竺,有茂密的森林;更远的地方,还有不同的民族和国家。他的野心,像一把刚点燃的火,会不会被这些未知的危险浇灭?

还有,这地图是谁画的?大理人怎么会知道这么多地方?是不是还有其他人,也在盯着这些未知的土地?

忽必烈摸了摸怀里的玉佩(还是当年儒生给的),又想起那幅舆地图,心里充满了期待和疑问。他的征途,好像才刚刚开始——超越祖父的梦想,会不会从这幅地图开始?

风从皇宫的窗户吹进来,卷起地图的一角,像是在邀请他,走向更遥远的世界。而那未知的世界里,藏着的是荣耀,还是危险?没人知道……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