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步步生莲
莲花趁着雨势转小的时候离开了。
白辞月望着湿透的床铺,满床的碎瓦和破了一个大洞的屋顶默默绝望。老天,这是在梦里吗?
寒风冷雨不断的灌起来。
白辞月毅然放弃了这间破败的房间。
拿上几个包袱走过风雨连廊,白辞月选了另一个房间,就着禅房里配套的蓝布白边的薄被子应付了一夜。
她将张夫人带给她的衣裳都拿出来盖在被子上面,虽然睡着不太舒服,但也勉强算得上暖和。
过了丑时白辞月才睡着,外面的风雨仍然没有停。
一觉睡到天亮,阳光透过东面的窗户照进来了,白辞月才悠悠转醒。
虽然是醒了,但她仍然贪恋被窝里的片刻温暖,不愿意起床。
白辞月就这样放空脑袋躺在床上,也不知过了多久。
咚咚咚。
禅房外传来叩门的声音。
“白妹妹,你醒了吗?”张璟的声音。
三哥哥怎么这么早就起来了呀?读书人都这么刻苦的吗。
白辞月是有些起床气在身上的。
她早上起来不愿意说话,没有回应张璟。
张璟在禅房外等了会儿,见里面没动静,就准备去楼下湖边的凉亭中边看书边等她。
白辞月听着张璟的脚步声,耳听得他走过走廊又下了楼梯。
白辞月有心起床,但是身体感觉好似被被子封印一般动弹不得。
内心一番天人交战,终于是挣扎着爬起来了。简单的收拾之后,白辞月便推开了房门。
趴在连廊往下面看,张璟正站在湖边的凉亭里面,手里拿了一卷书在读。他的仪态很好,身姿挺拔,遥遥若高山之独立,风雨不动。
他看书的模样很认真,以至于并没有听到白辞月开门的动静。
“三哥我起来了。”
白辞月向楼下对他招招手,耳边的流苏耳饰随着摇摆而晃动。
“阿湫!”
说完忍不住打了个喷嚏,她提着裙摆下了楼,来到湖边的凉亭里。
张璟合上了书,将一卷《建元贞要》握在手中。
他的手指很纤细,能看到凸起的青筋,显得很有力量,这是一双很好看的手。
“三妹妹,昨夜睡的可还好。”
昨夜的风雨实在太大,翠峰寺后院山体滑坡,庙里的和尚一大早就起来担土休整。
白辞月讪讪地笑笑,
“三哥让你久等了,我又起来晚了。”
这下白辞月是真的不好意思了,刚才自己明明醒着却没有回应张璟,她感觉现在面对张璟有些心虚。
“不晚,这会儿刚刚好。”
张璟笑着说,
“ 白妹妹想睡尽可以多睡会儿。”
“三哥叫我辞月就好啦。”
“好。”
“辞月,咱们该去用早饭了。”张璟很快就改了口,他走在前面。青石板路被雨打湿,有些滑腻。
“雨天路滑,辞月小心些。”
俩人出了静心湖往西面斋堂的方向走,一路上聊些闲话。
“我从翠峰一路走来,看这山里到处枯枝落叶,沿路都是屋顶吹下来的碎瓦,可想昨夜风雨实在厉害。”
白辞月看着满地的狼藉。
“是啊,仙人渡劫也没有这样的架势。”
“这世上当真有仙人吗?”
张璟学的是儒,子不语怪力乱神,孔夫子说要敬而远之。
“书上说天上白玉京,十二楼五城。”
白辞月开始很认真地思考这个问题,
“也许是神话凭空造,也许是凡人的认知有限,接触不到神仙的世界。”
“是了,如果没有神仙佛祖,那咱们来这寺里求愿又有什么意义呢。”张璟轻笑着说。
“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不论有神无神,个人的修行都是不能停滞的。”白辞月很认真的回答他。
白辞月这样说,让张璟有些意外,他忍不住回头看了她一眼。
“但愿诸天神佛都是存在的,不然红尘世人的愿望又该往哪里寄托。”
“那三哥求的是什么愿呢。”
白辞月弯腰从下往上看着张璟,笑得眉眼弯弯,露出一颗尖尖的小虎牙来。她的眼睛很亮,张璟有些不敢看她的眼睛。
白辞月瞧了会儿他,见他不说话,复又转到他身后。
“三哥不说我也知道,无非是学业上的事情。”
“三哥读书这样刻苦,一定能考中的。”
张璟闻言松了口气,
“是了。”
两人走过青石板路,还有一条很长的曲廊通往斋堂。雨后的空气很清新,夹杂着香火的梵香,丝丝缕缕的钻入鼻底。
“辞月,你的住处受损严重,静心湖畔恐怕不适合居住了。”
白辞月想起昨天风雨里的事情。
佛寺之中的浴血莲花,怎么想这件事情都非同寻常。言语过多恐怕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昨晚风雨太大,山上滚下落石来,估计要花些时间修整。”
她住的那排临水小屋实在雅致,昨夜风雨毁了大半,白辞月感到很是可惜。
“辞月不必忧心,大师会为你另安排住处的。”张璟安慰她道。
说着说着就走到了斋堂。
庙里的素斋味道很好,都是些时令的蔬菜,豆腐等素菜。摆盘考究,素净清香。
山中众僧人都很忙碌,忙着打扫干净昨天夜里的狼藉,屋顶上有僧人绑着袖子翻盖瓦片,耳边不时传来瓦片碰撞的声音。
用过早饭,无感大师带着白辞月上华严禅寺。
张璟本想跟着的,白辞月却怕耽误他读书,百般推辞他才作罢,只叮嘱她辞月路上注意脚下路滑,又怕山上风寒,给她披了件自己的披风斗篷。
伏辰寺后便是九子山。
这里是上京中最高的一座大山。
白辞月行走在雨后的山林中,脚下踏的每一块石台阶上都凿刻着古朴的莲花图案,谓之步步生莲。
看到莲花,她不禁想起昨天夜里那个叫莲花的少年。
一番雨过长青苔,乘兴登临倦眼开。
耳边传来悦耳的鸟鸣,这让人心情很好。
这里钟灵毓秀,古寺错落,山水清明。
可谓楼台明灭山有无,水清石出鱼可数,林深无人鸟相呼。
的确是个观山观景的好去处。
“山上风景真好哇。”白辞月忍不住赞叹。
风景虽好,却不能使人精力无限。
没走几步,白辞月就已经气喘吁吁了。她停下扶着腰喘着气,问道:
“大师,呼~呼~还有多久能到呀。呼~”
无感大师笑笑,他笑的很慈祥,开口却说出让白辞月痛苦不堪的话来,
“施主所行之路,不过半山的百之一二。”
“什么!”
白辞月惊呼出声,像一只着急兔子一样差点跳起来,也顾不得礼仪。
老和尚不说话,只是笑着望着她。
白辞月无奈,
“大师,山高路远,您年岁又大,不如咱们休息一程再出发吧。”
白辞月说完蹲在地上不愿意起来。她心里想着这老和尚胡子眉毛都雪白雪白的,看起来也有七十好几的岁数了,怎么他爬起山来一点儿也不累,反而越有越有精神,反倒是自己这个年轻人如此不济,才走几步就没了力气。
无感大师低头看着脚边小小的一团,
“小施主,一鼓作气,二三而竭。”
“哎呀,大师,咱们是去拜会老神仙,又不是去打仗,走那么快干什么。”
虽然嘴上这样说,但她还是很听话的站起身来,在心里给自己鼓鼓气,迈着千斤重的双腿再度出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