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评酱
好看的文学小说书评分享

白辞月秦莲小说全文免费阅读,我当天命师的那些年最新章节阅读

第6章 千秋风雨

这边白辞月凭着一口气又连爬了好几段台阶,累得像夏天中暑的小狗一样张口喘息。

青天白日空,凌云绕重山。苍松碧林近,远处渺青塔。身处此中行,犹是仙境中。放眼望不尽,只缘最底层。

放眼望去,无尽的石阶没有尽头。

山下又是另一番光景。

今日本是熹宁帝的六十寿诞,朝廷为了拍皇帝的马屁原本准备大大地操办一场。

礼部一早颁下诏令,要求官府民间都要为皇帝的千秋节做好准备。户部更是不知道打着千秋节的名头从国库中支出去多少银钱。

这原本是每年的惯例,只是今年恰逢熹宁帝六十华诞。

这是熹宁帝上位以来的第一个逢十的生辰日,按理说是应该办的盛大一点。况且熹宁帝又是一个爱奢华的主儿,自上位以来穷奢极欲,若今年千秋节的规格过于简单,皇帝肯定是不高兴的。

这些事情并不需要熹宁帝说明白,底下的人自然懂得怎么讨皇帝的欢心。

哪知昨天白日里还是风和日丽,天高云淡,无有半点下雨的迹象,夜里却是一阵狂风骤雨席卷上京城。

千秋节这天,京城里一片狼藉。

放眼望去,一片破瓦残屋,上京城被昨夜的风雨洗劫一番,元气大伤,哪里还有平日里繁华热闹的样子。

皇城里的金銮殿下,勤政殿外的汉白玉铺就的广场上,文武大臣们跪倒一片,两股瑟瑟地承受着皇帝的雷霆震怒。

“荒唐!简直荒唐至极!”

熹宁帝奋力一拍龙椅前的黄花梨堂桌,

“不请朕的旨意,拿着朕国库中的银子明目张胆地在京城里大肆挥霍,结果呢!”

熹宁帝的声音提的很高,听得出来,他此刻极度愤怒。

“陛下息怒!”

殿下左右两边跪倒一片文武大臣,一个一个个低着头匍匐在地上,不敢抬头,个个吓得两腿发软。

户部尚书张豫更是一双腿止不住的打颤。

他穿着大红色的圆领广袖大袍,上面绣着飞禽及旭日海水,此刻跪在地上,整个人都吓得颤抖起来。

“一群废物,朕养着你们有何用!”

其实殿下的众大臣都知道,皇帝之所以生气,并不是因为朝廷挥霍了国库中的银钱,皇帝甚至不在乎各级官员从中贪了多少。

劳民伤财的事也不止这一回。

“陛下,户部尚书张豫未请圣意,私自挪用国库,目无法度,藐视君威,按我大渊律,当斩。”

首辅江年直起上半身来,两手持着象笏举在身前,平视前方,淡淡的说出拿人性命的话来。

作为首辅,江年实在太过年轻。如果只看表面,你会以为他是个温柔而和善的人。他的气质像一块温润的玉,泛着柔和的光泽。

他不过三十出头的年纪,却已然位极人臣,拥有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权力和地位。

江年是永和三十一年间的状元及第,那一年,他才十六岁。

初登仕途,永和帝亲授他为门下省给事中,之后更是一路官运亨通,步步高升,扶摇直上。

当今朝廷,他仍然是熹宁帝最信任的近臣。

“斩!斩了这个庸臣!”熹宁帝大手一挥。

听到皇帝要斩,户部张豫脑中绷着的一根弦顿时断裂开来。

他的头脑已经不能够再支配自己的身体。

张豫像是突然被抽走了力气,瘫倒在地上,一股热流从下体涌了出来,浸湿了身上穿的赤红官袍,流淌到勤政殿的金砖上。

“陛下饶命,陛下饶命啊!”户部尚书张豫哭喊道,

“陛下,臣一心都是为了皇上,臣敬陛下之心,日月可鉴啊。”然而此刻求饶只会让他死的更快。

“把他拖出去!”熹宁帝已经没有了耐心。

皇帝一声令下。

侍立在勤政殿后侧的内监们听到皇帝的指令,一左一右从后方绕到殿下,上前来左右架着张豫,不顾他嘶喊着求饶,拖着他交付给殿外的羽林卫,直奔刑部大牢去了。

“你们都看好了,违逆朕心者都是这样的下场!”

这句话极具威慑力,敲打着在场的每一个人。

天灾不能避免,但是皇帝需要一位为这件事承担责任的人。

很不幸,户部尚书张豫就是这个为皇帝背锅的人。

处理了张豫,熹宁帝愤怒的内心才稍稍平复。

“都起来说话。”

皇帝的语气缓和了些,殿下跪着的大臣们都站了起来。

文武大臣们两边依次排开,各自站立两厢。

“天不怜朕。”

熹宁帝长长的叹息了一声,跌坐在龙椅上。

泻完了心中的怒火,老皇帝显露出出几分颓然来。

“陛下鸿福齐天!只是自然风雨并非人为能够控制,陛下为受灾的百姓忧心,臣等都看在眼里啊。”

檀老相国上前进言,他一句话把皇帝捧的高高的,为着下面他要说的话做准备。

“京城受灾严重,朕的心里着急呀。”皇帝倒是会顺杆往上爬。

“陛下不必忧心,上京城的修整工作交由工部着手。陛下下旨减轻灾区赋税,广泽天下。想必天下人都会感念君上怜恤之心。”

“便依威卿所言。”

威卿是江年字,满朝文武,熹宁帝只叫江年一个人的小字。

“陛下,老臣以为,今日上京所受之灾,皆是因为没有能够提前预知的缘故。太史监掌察天文,观测风云天色之变化,在其位却不谋其职,陛下当惩戒,以正效尤。”

江年上前道:

“相国所言差矣,掌察天文原不是太史监本职。”

檀老丞相广袖一拂,

“太史监少监常乐天是江相的学生,江相如此维护,恐是不妥。”檀老丞相愤愤然道。

朝廷最忌结党营私。

“太史监虽有不察之过,但念其接手司晨司玄的事宜时间尚短,朕不予追究。”

皇帝发话,檀老相国也不好再多说什么,于是立马趁机换转话头,

“陛下,老臣以为,当重启司天台!”

此话语出,大殿之上顿时一片漠然。众人都不敢擅自发言,唯恐触摸到了老虎的胡须。

司天台,这个尘封了九年的官署名,如今再度被提及。众人都很惶恐,因为这是皇家的逆鳞。

“不可。”

江年淡然地说道,好似驳回一件平常的小事。

“臣也以为此事不妥。”工部尚书王玉阁上前一步进言道,

“司天之事非同小可,已有前车之鉴,万望陛下慎重。”

“臣附议!”几乎有大半的朝臣齐声附和。

檀老丞相很无奈,

“陛下,秦光霁罪以伏诛,然司天台无罪!”

永和末年,首辅秦光霁伙同其妹秦昭仪密谋毒杀皇太子,勾结镇北大将军程浩兵至上京城下,威逼永和皇帝禅位。

宁王李祥和于漠北之地千里勤王,等宁王一路风尘仆仆赶到上京,皇帝已经气绝。

留下一道绝命诏,传位四王弟宁王李祥和。

宁王继位,秦光霁于午门凌迟处死,株连九族,共八百三十七人。

熹宁元年,夏,国师白御辞官归乡。

熹宁元年九月,熹宁帝罢黜司天台,其职能共归太史监,隶秘书省。

继续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