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力推荐陈了又陈的小说侠剑惊风主角是刘温杨同光,讲述了:才满十八岁杨同光作为西域第一能臣皮汉臣的副将,本以为仕途一路高走,却不料西域诸国叛乱,自己依靠的皮汉臣将军殉国,而他自己也被诬告成逃兵,从万人景仰的少年英豪变成人人唾弃的通缉犯,而原本默默无闻的戊己校
第8章 抱歉公子,你马速超了
南有洛水,北为邙山,地形北高南低,呈南北九里东西六里的矩形城池。
正是大殷首都洛阳城。
五百九十一
五百九十三
六百
更夫王伍正卖力地敲满了“六百”下闭门鼓。
“鼓已发矣,当速归,勿犯禁!”
王伍扯开鹅公嗓道,他丢了棒槌,算是完成了自己一天的任务。
南门,城门史听鼓声已毕,立刻便下令关闭城门。
十几个壮汉手拉悬索,齐声喊道:
一—二—三!
一—二—三!
洛水上的吊桥这才嘎吱一声,缓缓升起,这座由实木打造的护城桥的重量才真正由悬索传递到那些拉索的纤夫身上。
纤夫们面容涨得通红,手臂紧绷的肌肉成块。
一—二—三!
“兄弟们,再加把劲!”有人喊道。
吊桥升起的高度刚好要过最吃力的那一段,便在此时,一匹黄马,刚好双蹄踏上了桥头,马儿纵身一跃,千斤的重量压到了吊桥之上。
十几个纤夫瞪大的眼睛,青筋暴起,尽管使出了吃奶的力,也没能拽住吊桥,反而统统被悬索甩到了洛河中。
“去你妈的!”
“去你大爷!”
纤夫们在水里扑腾着,虽然还不知道是哪个没长眼睛的闯来,但还是用了最大的嗓门不约而同地问候起对方的爹妈。
城门史站在镶满铜钉、几丈高的城门旁边,已经听到城外的巨响。
门洞中有马奔驰而来,振声如雷。
他大声呵斥:钟鸣漏尽,洛阳城外,不得有擅闯者!
同时,几个士兵把半腰高的拒马路障搬到了路中央。
黄色骏马急停,前蹄离地,上身竖起,马头几乎触碰到了城门洞的顶端。
马上的人圆领皂衣,头戴插翎黑帻,他手执文书,看上去不过是普通的驿使。
城门吏打量了来人一眼,傲慢道:大胆信奴,竟敢在天子脚下放肆!
城门吏面露威仪,看似维护国家律法,实则想借此中饱私囊。
因为他脸上的这套威仪很值钱,懂事的人自然会知道如何孝敬。
他心里嘀咕怡红院的小翠有好些时间不见了,今晚……
“啪——啪”
城门吏脸上一阵火辣。
马上的人居然对他抽了两鞭子。
“你他妈的……”城门吏暴跳如雷。
“哪里来的阿妈阿狗,敢挡本少爷的道!”马上的人气势竟压了城门吏一头,“你可知,你若耽误了军情,必是死罪!”
城里王公贵胄众多,城门史不是那种不撞南墙不回头的生瓜蛋子,他察觉到来人腰间悬着一块名重玉佩,便急忙吩咐左右放行。
马上的信使双腿一夹马腹,在洛阳城的街道策马长驱。
黄马奔如闪电,路上的行人见状纷纷躲避。
再拐一个弯,就能到达太尉府了。
“驾”信使拽了一下缰绳,催促着马儿。
可刚一拐弯,迎面来一辆轿子,轿夫退闪不及,向后一个踉跄,轿子重重落地。
就在此当儿,信使其实已经拉紧缰绳,将马停住,马离轿子还有三五步的距离,并未迎面撞上。
“怎么回事!”轿子里的人探出头来,脸色铁青。
“大人,撞……撞车了!”轿夫有些颤颤巍巍地说。
轿子里的人这才望向面前骑马的人。
二人对视,信使已经认出了对方。
这位轿子里的大人,发际线高的出奇,结发于顶,为数不多的头发灰白参半。
此人眼睑深陷,目光阴沉,是当今皇帝钦定的绣衣使者苗允,专门负责在京城的街道巡查执法。
这是一个最让人讨厌的部门之一,而信使早便听说绣衣使者苗允是个喜欢较劲的人。
“抱歉,大人,小的眼拙,没见到大人的到来。”信使跳下马来恭敬道。
他只想尽快将苗允这个大麻烦糊弄过去。
“姚御史家的公子,这是要赶去哪里?”苗允看了信使一眼,冷笑道。
信使一惊,没曾想对方竟认出了自己:“你认得我?”
“御史大夫姚宠的公子姚起,不才若是都认不出,那还怎么在京城混?”苗允不急不缓道。
“既然苗使者认得家父,可否行个方便,我有要事在身。”姚起道。
“若只是撞到我,凭我与令尊的交情,我该让你过。”
“但是。”苗允话锋一转,“只是我伏蒙圣恩,就该替陛下办事。”
“一句话,让还是不让。”姚起失去了耐心,这才显露出他公子哥的气派。
“不让!”苗允头也未抬。
“为何!”姚起大为光火。
“因为你骑马超速了。”苗允道,“我要扣下你的马,并禀告陛下。”
“我要是不呢,你这贱人!”姚起骂道。
“你说什么!”那苗允气得跳脚。
绣衣使者虽然官位不大,但是权利却很大,是皇帝身边专门监督王公贵族的眼线。
如此一来,他苗允自然而然也就成了权贵巴结的对象。
可眼前的小子不知天高地厚,竟敢当面羞辱自己。
苗允作势就要教训眼前的纨绔,姚起也摩拳擦掌,不甘示弱。
“等等!”
太尉府,一方脸男子在三两家奴陪同下走了出来。
“大将军!”姚起见状急忙行礼。
苗允跟着也行了一礼。
这名被称作大将军的男子,脸又方又阔,一部胡子占据了他大半张脸,头发虽已须白,但浓眉大眼,便装之下也能显露他练家子的身形,并未显露半分老弱之感。
这就是当今整个大殷王朝军中威望最高的大将军侯缨,是陪当今圣上一块打天下的开国元老。
“你们两位怎么站在我府门?”
侯缨笑道,他主动上前挽着绣衣使者苗允:“外面凉,走,进屋喝茶”
苗允从侯缨第一句话便听出大将军是责怪自己为什么在他府前闹事,而作为大将军的侯缨放下身段,搭着自己的肩膀则是希望自己网开一面。
看清这一点,苗允便推辞道:“姚贤侄超速驾马,有违律令,所以……”
“哦,有这回事。”侯缨眯眼掏了掏耳朵,“那是该秉公执法。”
“你为什么超速骑马呀?”侯缨面向姚起,故意加重语气。
“回禀太尉,属下有紧急情报要上报太尉。”姚起拜道。
“那就是为了公务超速了。”侯缨笑笑,对着苗允道,“你看?”
“抱歉,太尉,洛阳城的律法必须人人遵守。”苗允满脸的尖酸刻薄,但他的口气,一字一句都在标榜自己是秉公执法。
“哦,那你要怎么处置?”侯缨冷哼道。
“我要缴马。”苗允面不改色,脸色由秉公执法演绎成了正义凛然。
太尉侯缨突然乐了,连忙摆了摆手:“也罢,拿去拿去。”
“走,你有何事相报。”侯缨这时已经转身往回走。
姚起跟上递上文书,他也懒得再去管他那匹价值千金的黄马了。
因为信中所写的内容,关乎大殷的安定。